腹痛(abdominal pain)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在临床上表现为腹部疼痛。腹痛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其病因复杂,包括炎症、肿瘤、出血、梗阻、穿孔、创伤及功能障碍等。
急性胃炎、急性肠炎、胆囊炎、胰腺炎、腹膜炎等。
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
胃穿孔、肠穿孔、胆囊穿孔等。
肠梗阻、胆道结石梗阻、胆道蛔虫、输尿管结石梗阻、急性胃扭转、大网膜扭转、卵巢囊肿扭转等。
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破裂、脾破裂、肝癌破裂等。
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脾梗死、肾梗死等。
肠痉挛、急性胃扩张等。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大叶性肺炎、胸膜炎、带状疱疹等。
腹型紫癜、腹型风湿热等。
铅中毒、卟啉病等。
腹型癫痫、神经症、经前紧张征等。
按照疼痛的传导途径,腹痛可分为躯体痛和内脏痛。
可细分为体表痛和深部痛,由T 5 ~T 12 脊神经传入纤维传导。
起始于身体的皮肤及皮下浅表组织。具有两种疼痛感觉,在伤害性刺激因素作用下先出现刺痛(第一痛觉、快痛、锐痛),疼痛明显,局限于一处,定位准确,发生急剧,消失快;1秒后可逐渐转为放射样灼痛(第二痛觉、慢痛、钝痛),持续时间长,具有弥漫性。
起始于肌肉、结缔组织及壁腹膜、膈肌、肠系膜等,性质上表现为钝痛、烧灼痛或绞痛,发生较慢,不易明确定位,且有放射至周围区域的倾向。
脏器本身受到伤害性刺激或本身发生急剧扩张、痉挛收缩及血供循环障碍,经自主神经传入纤维引起钝痛,持续时间长,范围大,定位差,经过一定时间也可以转为较局限的腹痛,但发生时间较缓慢。因此,一些腹腔脏器疾病在开始时常表现为相似的腹痛,缺乏器官或疾病的特异性。小肠、结肠疾病的疼痛多表现为脐周疼痛,直肠或盆腔内疾病多表现为下腹部疼痛。脏器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出汗、脉搏增快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内脏疾病常会引起体表某处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为牵涉痛。常由来自患病脏器神经纤维冲动经脊髓扩散至相同节段的脊神经,引起该脊神经所支配部位的体表牵涉痛。牵涉痛通常位置相对恒定。
此类腹痛定位模糊,为空腔脏器梗阻产生的腹痛,有明显的间歇期。绞痛越剧烈,持续时间越长,间隔时间越短,梗阻越严重。
此类腹痛定位准确,为腹腔伤害性刺激因素导致的腹痛,炎性渗出、血液或消化道内容物进入腹腔均能引起持续性腹痛,常伴有腹膜刺激征,其中消化道内容物引起的痛感最强烈,血液引起的痛感最弱。
常为炎症和梗阻同时存在,两者互为因果。
腹痛是腹部外科的主要症状之一,正确的诊断需要依靠详细地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准确判断腹痛传导途径类别和疼痛性质,可大致明确部位、病变器官类型(空腔脏器还是实质脏器)及疾病性质,再依据合并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多能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