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急性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

一、疾病概述

下尿路感染包括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慢性细菌性膀胱炎、尿道炎,其中慢性细菌性膀胱炎是膀胱感染持续存在或急性期感染迁延不愈所致,可能伴有复杂因素,特点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故归入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中讨论。急性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常见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尿道炎。

急性细菌性膀胱炎主要由大肠埃希菌引起,少数为腐生葡萄球菌,偶为肠球菌属引起。女性较男性多见,且易发生于性交后、月经期后、尿道或妇科器械检查后。男性若伴有尿路梗阻如膀胱结石、前列腺肥大等情况也易患膀胱炎。

尿道炎主要指通过性接触传播途径,由淋球菌或非淋球菌的病原体所致的急、慢性尿道炎,属于性传播疾病。其中以男性淋菌性尿道炎尤为突出。淋球菌性尿道炎常累及泌尿、生殖系统的黏膜。

二、临床表现及评估

(一)临床表现

急性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急性细菌性膀胱炎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膀胱刺激征,如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烧灼感、夜尿增多等,排空后仍可感觉到尿未排尽,并常见排尿中断,可伴有血尿、脓尿。尿道炎初期可表现为尿道口黏膜红肿、发痒和轻微刺痛,尿道排出多量脓性分泌物,排尿不适,病情进展可出现明显尿频、尿急、尿痛,有时可见血尿。

无症状性细菌尿患者无明显的膀胱刺激征、全身症状等。

(二)评估

临床表现符合急性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症状,排除复杂因素后,结合以下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1.尿常规检查

清洁中段尿尿常规提示尿路感染可能:尿液浑浊,白细胞(WBC)≥5个/HP 或≥10个/mm 3 为阳性,部分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者亚硝酸盐试验可为阳性,部分可能出现隐血阳性或红细胞数增多。当然,在解读尿常规报告前,首先要评估尿标本的合格性,可以从标本采样方法、尿常规上皮细胞数等方面去评估。

2.尿病原学检查

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 5 cfu/ml,可明确诊断;伴有脓尿、血尿的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在10 2 ~10 4 cfu/ml也可考虑为急性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

无症状性细菌尿患者连续2次清洁中段尿培养(间隔3~7日取样),结果为同一种病原菌,菌落计数≥10 5 cfu/ml,可明确诊断。

三、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无并发症的急性膀胱炎患者对抗菌药物治疗反应较好,故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疗外的其他治疗,极少数患者需要热水浴或抗胆碱能药物和止痛药缓解症状。

2.抗感染治疗

初发患者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可针对此病原菌选择毒性较小、价廉、方便服用、主要经尿路原型排泄的抗菌药物,如呋喃妥因、磷霉素、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剂量一般为正常治疗剂量范围的低限即可,疗程为3~5日,必要时可延长至7日。

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是指排除复杂因素后,一年内有3次以上发作或半年内2次以上发作的尿路感染。可分为复发和再感染,复发指每次感染的病原菌与前1次是完全相同的,再感染是指前后2次感染的病原菌不同,通常上次感染治疗停药后2周内再次感染者为复发,2周后再次感染者多为再感染。发作时抗感染治疗方案同急性肾盂肾炎或者急性膀胱炎,在急性发作控制后,可考虑予长期抑菌治疗,推荐SMZ/TMP 1片或者呋喃妥因0.1g每晚睡前口服,疗程为3~6个月。若为性生活所致的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推荐性交后服用SMZ/TMP或者呋喃妥因一剂。若为外科处理不能纠正的残余尿患者,可考虑抗菌药物长期抑制治疗。

无症状性细菌尿患者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疗,仅在孕妇、泌尿道诊疗操作前后者、学龄前儿童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时、肾移植受者需要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否则这些患者易导致肾损害。 2wZmAQXm2CuDEAHCKiHl2iHty8bLW3Z1BfnJHmu/hI2mU8ggZqgYQoXa3pMXMbp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