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小结

呼吸系统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从解剖结构来看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区分感染的部位非常重要,不同部位病原菌不一样。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急性发作从病原学角度而言,常见的病原菌为病毒,无须常规使用抗菌药。上述诊断需要有细菌感染的依据如脓痰、化脓性扁桃体炎、感染指标升高时才考虑抗菌药治疗。这类诊断的处方审核时首要评估是否有细菌感染高危因素、症状、体征,评价用药适宜性。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CAP、HAP、支气管扩张伴急性加重、慢阻肺急性加重,常因细菌或真菌感染有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指征。此类处方审核时需考虑遴选药物是否合理,可根据症状、体征、影像学等病历资料,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考虑可能的病原菌、耐药风险等综合评估后选择经验性抗感染方案。同时还必须考虑抗菌药理化特性和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参数,结合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特殊生理状态等,确定药物的种类、单药还是联合、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评估处方中给药方案是否恰当。对于有病原学培养阳性的病例,仔细评估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是否为致病菌,有无混合感染)、是否有并发症或其他部位感染,从而评估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抗感染处方审核过程中还需留意患者是否属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选药或者调整用法、用量,这时审方注意是否药物遴选合理、用法用量是否恰当、是否存在禁忌证。临床患者往往是复杂的,可能有多个合并症,用药复杂,这时审核处方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李 璐) +8H0WPRNUTEidqrxSejar8moYXDto129Ep4lrb6n5ksAQuhzkO3QAhvCDl6gR5A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