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很多引起老年人意识不清的病因较为紧急危重,需要尽早评估病情,作出处置。当老人在家中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家人要做到准确评估,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
什么是意识不清
医生对发生意识改变的患者经常使用“意识障碍”这个术语,根据患者是否可以被唤醒、对外界刺激(如大声呼唤、疼痛等)是否有反应或是否有正确的反应分为意识水平障碍和意识内容障碍两大类。大家在家中突然发现老人意识不清,通常指老人短时间内不能恢复清醒,意识完全丧失,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全无反应,这在医学中称为“昏迷”,是意识障碍的严重阶段。
引起突然意识不清的较为危险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心源性晕厥: 通常在老人发病前会有一些报警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有心脏病史如冠心病、心房颤动的老人更应注意。
脑卒中: 脑卒中发生的时间有一定的规律。一年当中,冬春寒冷季节最易发病。一天当中,上午6:00—11:00发病率最高。
低血糖: 通常在突然意识不清前常伴有出汗、心悸、手抖、头晕等症状。尤其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老人,家人应在第一时间快速检测血糖,帮助缩短急救医生判断时间,提高急救处置效率。
药物过量: 对于一些有口服镇静催眠药习惯的老人,应警惕是否服药过量。可以看看老人身边是否有空药瓶或药片明显减少的情况,及时告知急救人员可尽早提供诊断线索。
心搏骤停: 属于心源性晕厥的一种,是最危急的情况。一旦发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突发的意识丧失,患者可以表现为突然无原因跌倒且呼之不应;继而没有循环(心跳)的征象;患者呼吸会完全停止,或出现长时间间隔的用力抽泣样呼吸。
有所为: 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平稳放置老人,可以侧卧,若要平躺,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并垫高头部,解开其衣扣。如果老人有假牙,最好拿下来,防止误吞。同时,记住老人发病时间。如果老人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应第一时间开始心肺复苏!
有所不为: 不随意喂食、喂水、喂药;不要让老人仰面平躺;不随意挪动或颠簸老人;不要长时间掐老人的人中,以免影响呼吸。
(练 睿 张国强)
噎食,是在日常生活中高频发生的意外事件。老年人由于吞咽功能衰退,是噎食的高危人群。误入气管,严重者完全堵塞引起呼吸窒息甚至导致死亡。噎食应以预防为主,早期识别,一旦发生,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
老年人噎食常见原因
①吞咽功能障碍(占比最多),常见于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的老年人等。②进食速度过快、食物过干。③进食时发生意外。
如何预防噎食
①重点患者重点看护。②对抢食、暴饮暴食老人专人看护,控制进食量。③老年人的餐食要选择适合的烹饪方式。④为吞咽功能障碍者选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必要时专人喂饭或给予鼻饲。⑤为预防再次发生噎食,可减少抗精神病药剂量或换药。
噎食患者如何急救
噎食后如果老人情况允许,可以鼓励其尝试通过咳嗽排出异物;如果不可行,按以下流程处理(过程中不要忘记让旁边的人拨打120,请求专业帮助)。
1.迅速用手指掏出口咽中的食团,并解开老人领口。
2.如抠出口咽部食物后老人症状仍无缓解,应立即用海姆立克法急救。
3.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心肺复苏。
4.如自主呼吸恢复,应持续吸氧,由专人持续监护,直至完全恢复。
5.取出食物后应防治吸入性肺炎。
首先保持镇静,求救;就近寻找一固定的物体,比如椅子,将自己腹部胸骨下方抵在椅子边缘上,两手抓紧椅背,快速冲击,压迫腹部,直至异物吐出。
(李国楠 张国强)
动物是人类的伙伴,当今社会很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饲养猫或狗做伴的情况特别多。宠物一般都很温顺,但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当老人不慎被它们抓咬,需要怎么处理,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呢?
如果老人出现皮肤破损、组织撕裂、出血和感染等损伤,首先要初步处理伤口,然后及时就医,并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如何初步处理伤口
首先,我们要尽量把伤口里的血挤出来。不建议用嘴去“嘬”,因为口腔黏膜接触风险更高。然后,用流动的肥皂水(或其他碱性清洗剂)冲洗伤口,最好有一定压力,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水流方向和伤口成一定角度。冲洗完后再用纱布擦干,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最后,伤口尽量暴露且保持干燥,前往医院就诊。
如果伤口持续出血或者是较大的伤口,建议直接用纱布压迫伤口止血,紧急前往医院就诊。
被宠物猫、狗抓咬伤需要打狂犬病疫苗吗
相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家养的宠物是相对干净卫生的,人被抓咬伤后,罹患狂犬病的概率很低。如果可以确定宠物猫、狗注射过两次或两次以上合格的兽用狂犬病疫苗,或者能够确定该动物从来不跟其他动物接触,一般暂不急需注射狂犬病疫苗,仅需要对动物进行观察,观察10日动物健康就可以认为没有传染狂犬病的可能。如果以上条件存疑,还是建议注射狂犬病疫苗。当然,除了狂犬病,动物致伤后也可能引起伤口破伤风梭菌和普通细菌感染,千万不可大意。
被其他家养宠物咬伤需要打狂犬病疫苗吗
除了猫、狗外,不少人还会饲养兔子、仓鼠、乌龟、八哥等宠物。狂犬病理论上可以被所有的哺乳动物携带,但兔、鼠等啮齿类动物携带狂犬病毒的概率极低,家养的啮齿类宠物携带狂犬病毒的概率更低,因此可不必接种狂犬病疫苗。非哺乳类动物,如鸟类、爬行类、昆虫类等是不会携带狂犬病毒的。
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1~3个月,最短1周,1年以上就比较罕见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数据,最长的潜伏期长达8年,极为罕见。当然,如果数年前被抓咬伤,注射狂犬病疫苗也是没有问题的,但不必过于焦虑。
(石 磊 张国强)
急救电话120广为大家所熟知,又被誉为“生命热线”。在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时,能及时、正确地拨打120,可以帮助患者及时获得医疗救护。然而,拨打120可不是拨个号那么简单!我们要沉着冷静,做好“三说四做”,能更高效地助力患者的紧急救援,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紧急情况下如何拨打“120”
120电话拨通后,要“准确、精练”地讲明以下三点:
一说地址,讲清楚患者所在的具体地点,条件允许,最好派人接应,尤其是偏远的农村、曲折的街道或小巷,应派人到指定地点等候。
二说病情,说清楚患者需要急救的情况,包括患者主要症状和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等,以便医护人员做好相应救护准备。 请记住两个公式: 外伤,可按“时间+病因+部位+情况”的顺序来说明情况,比如“5分钟前因高处跌落,后脑勺流了大量的血”;非外伤,描述的顺序为“部位+情况+持续时间”,比如“头痛伴呕吐15分钟”。
三说电话,要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一定要保持电话畅通。除非120接线员提醒,不要提前挂断电话。
此外,如果遇到突发情况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定不要惊慌,只需听清楚并回答调度员的问题即可。
急救人员到达前我们应该做什么
第一,保持电话畅通,方便急救人员随时联系。
第二,尽可能立即派人到约定地点候车,带领急救人员迅速到达患者身边。
第三,准备好相关物品,如日常药品、医疗卡、衣服等。对于中毒的患者,应把可疑的药品或毒物带上;如果是断肢的伤员,应带上离断的肢体。
第四,时刻关注病情变化。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前,如果患者出现病情变化,现场群众应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也可再次拨打120获取指导。
120生命热线不可以随意拨打,急救资源有限,要留给真正需要急救的人!
当出现以下情形,一定要及时拨打120:
①急性剧烈疼痛,如头痛、胸痛、腹痛等;②急性外伤,如脑外伤、肢体外伤、骨折等;③严重的呼吸困难、气道异物等;④严重的头晕、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或全身湿冷等休克表现;⑤严重出血,如呕血、便血、咯血,或有内出血征象;⑥各类中毒、溺水、触电、烧伤等;⑦突发的意识障碍、抽搐等;⑧短时间内原有疾病症状明显加重等情况。
(杨建萍 张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