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可以与血浆蛋白结合,从而由游离型的药物变为结合型的药物。与药物结合的“血浆蛋白”就像一副“手铐”,暂时限制了药物的自由。
结合型药物的特点包括:①暂时失去药理活性;②不能跨毛细血管从血液中分布至组织细胞中,从而暂时“储存”于血液中;③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至原尿中;④不能被肝正常代谢;⑤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结合型药物可以与血浆蛋白分离重新变回游离型药物,从而恢复原有的药理活性;⑥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非特异性的;⑦血浆蛋白的数量以及与药物结合的位点有限,两种药物可能竞争性与同一血浆蛋白结合而发生置换现象,这取决于两种药物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差异。例如保泰松与双香豆素竞争血浆蛋白,使后者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诱发出血。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在体内消除慢,因此, 结合型药物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即结合率越高,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持续时间就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