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重症打击过后的病患需长期面对因残障带来的严重后果。从疾病角色中恢复,这对他们而言是相当巨大的挑战及艰辛的历程。另外,随着全球老龄化的进展,在重症医学科中超过65岁的老年人群比例日益提高。他们并非完全受某些特定疾病的影响,而存在一些非医学类介入的需求,这对专业本身的服务范畴也带来了一些改变。作业治疗师在这种情形下参与促进及统筹整个恢复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作业治疗领域学者开始鼓励作业治疗师投身重症医学这一相对新兴的领域,并研究其可行性及有效性。与其他学科相比,重症康复中的作业治疗师不仅被要求拥有建立作业治疗档案、完成与活动相关的评估及分析、介入治疗活动、制作支具、评估环境因素、适配辅具、促进沟通及参与等基本技能,更需对医学相关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熟练地与功能及活动建立联系。不断增加的接诊体量要求专业人士提高效率,加快临床决定速度的同时保证提供服务的质量。多学科合作模式下的学科发展与探索也要求作业治疗师在整个团队合作中不断与其他专业人士沟通,明确地定义自己在重症康复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以帮助病患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优化。
有研究表明,康复理念包含物理治疗与作业治疗的参与,与其他标准化的重症治疗相比,同样是安全且满足耐受的,并能获得更好地满足住院转介的功能水平、更短时的瞻望状态及更少呼吸机的介入。
2004年NHS Lothian出版的《早期医疗中作业治疗指南》中阐述了作业治疗的工作流程,可见图3-2-1。
图3-2-1 作业治疗的工作流程
首先由临床医生或康复医师转介合适的病例给作业治疗师,作业治疗师阅读临床病例,建立作业治疗档案。其次进入首次面谈。首次面谈对作业治疗师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工作步骤,以帮助作业治疗师开始建立与病患良好的关系,收集包括过往病史,过往功能水平,家庭、居家及社会支持,休闲及生产性活动,精神状态等基本信息,以建立一个对病患完整的理解。
首次评估涵盖最基本影响活动参与的元素,包括认知、功能性关节活动度、功能性转移及功能性移动。认知方面的评估有情绪、注意力、定向力、记忆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功能性关节活动度基于一些简单的生活任务以观察病患的运动角度是否满足该任务的要求,比如观察病患如何穿衣、裤及鞋袜等。功能性转移包括床、轮椅转移及各类物品间转移,比如床、椅、马桶、车座、淋浴间及浴缸间的转移。功能性移动可以评估病患是否有基本的移动能力,比如是否能使用辅助用具从床或者椅子上行走6m,避开障碍物并回到初始位置。
通过首次评估,作业治疗师可根据所了解的各类情况进行临床推理,完成临床决断,决定可进一步实施的举措。实施计划可包括促进部分条件适合的病患进入转介流程,完成转介计划,完成部分未明晰情况病患的进一步评估及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
关于作业治疗与重症康复的文献回顾罗列了作业治疗师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及重症康复中的特殊技能(表3-2-1):
表3-2-1 作业治疗师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及重症康复中的特殊技能
据此,本节将选择以下三部分展开论述:
因为时间的限制及相当繁多的个体化需求,作业治疗师在急性期阶段最常使用的评估方式是非标准化评估,即通过临床观察及沟通,应用根据不同工作场景自制的筛查量表。在急性期,作业治疗师必须考虑相关活动的各个因素更为复杂,根据标准化的临床路径在可控的环境下完成评估并不现实。因此,熟练且有效的非标准化评估成为评估工具的主流。有研究表明,自理活动(包括穿衣及洗澡)、居家环境及功能性转移是快速评估中最常见的内容。虽然很多作业治疗师认为,评估来自与病患相处的每个细节,从推门进入第一印象便开始了评估过程。但显然地,单靠临床观察进行评估无法获取足够的信息,难以建立对病患情况的整体观。因此,如何使评估快速兼顾有效性是不断探索的议题。
因为每个病患各异的生活背景直接作用于其健康与生活状态,灵活性成为作业治疗师工作的特质,他们需不断根据人、事、物、境的改变而随时改变自己的治疗方向及策略。而在重症疾患这类复杂的个案管理中,作业治疗师起到更为鲜明及重要的角色。在标准化的作业治疗教育中涵盖了关于功能、独立性及参与等广泛及全面的概念,这些都与个案管理中应对慢性及复杂性个案所考虑的方向相同。
处于重症期的情境下,考虑病患转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包括与众多相关专业人士的协同、规划和沟通。作为作业治疗师,在此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制订转介计划。基于住院日较短的因素影响,一旦病患病情稳定就需立即执行转介流程,这对计划转介本身是巨大的压力。作业治疗师凭借与病患短时间建立起的治疗关系促进及时、安全、成功的转介。有研究访问了在急重症康复中有经验的作业治疗师,他们指出最优化的转介方案基于对病患更全面的认识,多因素及潜在的条件都影响着治疗师对整个转介计划的把控,而经验更丰富的治疗师能结合其对社区及社会资源的了解给出更完善的转介计划。
自20世纪90年代,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士以疾病为核心的视角,各国的作业治疗师开始参与重症康复团队,为病患提供服务。基于以个人为中心、活动为中心及循证为本的三原则,作业治疗实践非单纯定义为某项治疗任务的完成,而更系统性地针对活动本身促进病患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及行为习惯的提升,其他临床专业人士所无暇顾及的这些方面也是作业治疗师工作的重心所在。美国作业治疗师协会(AOTA)于2014年出版的作业治疗实践框架中指出作业治疗涉及的治疗领域,包括:
为特定病患设计既能达到病患能力和治疗目的又满足于其身心需求的作业活动。使用此治疗性的活动,治疗师需考虑活动要求与病患个人状况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业活动包括:自理活动、生产性活动及休闲娱乐活动。在重症康复体系下,作业治疗师仍可以使用大量的作业活动及技能作为治疗媒介。
对许多病患而言,在重症疾病期的经历常与长时间卧床制动相关。因为危重的病情,多通道设备需务必监护到位,而复杂的管线及设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身体的活动,也造成了许多不适感和心理上的恐惧。这些使得病患往往在具有相关活动能力的情形下依然惧怕或者不愿意参与活动,而选择长时间卧床。随着时间的推移(7~10天),制动所带来的副作用开始出现并加重,比如姿势性低血压、深静脉血栓、心肺耐力及代谢率下降、肌肉萎缩、压疮、骨质疏松等。反之,这些情况随着日常生活活动的增加而减轻,即提高意识状态、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及活动表现。帮助病患参与相应的活动、减少并发症和重启良性循环是作业治疗师在重症康复中的思路之一。设计适当的活动促进病患参与是作业治疗师的基本技能,有效的活动分析可以帮助治疗师明白与活动相关的知识、个人属性及文化背景,引导临床推理,立刻给出适合病患的活动。
帮助病患展现更好的活动表现的方法及任务。作为治疗进程中的一部分,使用一些准备方法及任务可帮助病患参与更多以居家为基础的活动,提高日常活动表现。准备性方法包括支具、辅助技术及家居改造和轮椅代步技术。这些治疗为特定对象而设计,需要其主动参与的部分较少。准备性任务则使用活动蕴含的元素或者辅助设备促进构成某项功能或技能提高,也可称之为治疗性任务。由于生命体征不稳定及种种人力及环境的限制,作业治疗师在重症期可以使用准备性方法及任务有:
高器械建构下的居住环境迫使病患失去原有丰富的感觉输入,被称为感觉剥离。感觉剥离带来神经系统运作的重组,不仅易引起抑郁、焦虑等精神状态的不稳定,也导致病患动力及定向力下降,心理压力提升。作业治疗师明白规律性感觉输入的重要性,并使用多重感觉刺激、认知刺激及减压策略,帮助病患提升意识状态、面对压力并调整作息。
有研究认识到早期作业治疗介入重症监护室可以有效协同药物预防老年人谵妄状态。其治疗包括:增加外界环境的多重感觉刺激,提升意识状态;使用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计算力、辨物力及言语进行认知刺激等。
作业治疗师面对卧床状态下的姿势摆放主要可以提供的是上肢保护及改善装置,比如手部功能位支具及预防肢体远端肿胀的压力衣。有研究认为重症康复中作业治疗师提供服务最多的是辅具处方,包括轮椅、助行器以及各类日常活动中所需的辅助用具,以在评估及治疗中促进功能性转移及移动。
教育提供可以帮助病患改变行为、习惯及生活规律的知识和信息。这些知识和信息不仅是治疗中的一部分,也可泛化到治疗结束后产生作用。由于重症期以临床治疗为主及病患意识状态的不稳定为客观特点,作业治疗师在此期间完成患者与家属教育十分具有挑战性,需要更多的技巧投入其中,包括与整个临床和康复治疗团队专业人士的协调与衔接。有研究表明教育在此期间的重要性为:帮助病患适应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变化及功能的退化,只有通过教育手段才能有效地转变因行为习惯而导致的疾病状态。
训练提供实际技能的获得以达到日常生活中某些活动的需要。通过训练,活动表现的提升来自技能掌握程度的提高,而非宣教所能带来的认识上的改变。重症期间,可以完成的训练体量对每个病患而言都是艰难的,需要作业治疗师调动各种分析及环境调控的技巧帮助其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参与某项功能提升的训练。
倡导直接作用于推进作业活动,赋予病患去找寻及保持与恢复相关资源的能力,以全身心参与到日常生活中去。倡导的力量支持个体及团体向更好的身心健康及更高的活动参与迈进。有研究探讨以作业治疗学的视角帮助年轻的父母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这一环境下完成新的角色认定和适应。
作业治疗进入重症康复医学团队的时间并不很长,众多方面仍需考量。相关研究认识到,病势的严重及病程的绵长成为作业治疗介入延迟的原因。与此同时,科室文化、镇静剂使用习惯、医院建制也可能与作业治疗起始的时间相关,后者更与非病患因素相联系。发展的现状让作业治疗师明白,在治疗中发挥倡导的力量更为重要。通过相处的过程,不仅需要让个体理解其治疗的意义,更需要让合作团队中的每个参与者意识到作业治疗的作用与价值。有研究发现,工作于疾病早期及重症期的作业治疗师在以疾病为本的临床工作环境中,履行所学习的以活动为中心的实践十分困难。而使用专业术语、与相关专业人员保持密切沟通、达到眼见为实的治疗效果,从而切实改变相关专业人员对作业活动的认识,是引导这个团队理解作业治疗的最佳途径。
(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