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肾脏病筛查,包括尿常规、UACR和血肌酐(计算eGFR)测定。没有能力开展UACR检测的,应转至上级医院检测。
糖尿病肾脏病通常是根据UACR增高或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而作出的临床诊断。推荐采用随机尿测定UACR。随机尿UACR≥30mg/g为尿白蛋白排泄增加。在3~6个月内重复检查UACR,3次中有2次尿蛋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即可诊断白蛋白尿。临床上常将UACR为30~300mg/g称为微量白蛋白尿,UACR>300mg/g称为大量白蛋白尿。UACR测定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如感染、发热、显著高血糖、显著高血压、24小时内运动、心力衰竭、月经等,结果分析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推荐每年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并采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公式计算eGFR,计算公式如附件1-5。
糖尿病肾脏病诊断确定后,应根据eGFR进行CKD分期,以进一步判断糖尿病肾脏病严重程度。CKD分期如表1-8所示。
表1-8 慢性肾脏病(CKD)分期
注:eGFR为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a 肾脏损伤定义为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或病理、尿液、血液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糖尿病肾脏病治疗详见《手册》。
推荐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视网膜病变筛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等。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可由经培训的技术人员使用,拍摄至少两张分别以黄斑及视乳头为中心的45°角的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分期及治疗见《手册》。
推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周围神经病变筛查,包括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10g尼龙单丝压力觉、温度觉,有条件可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
1.具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2.在确诊糖尿病时或确诊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
3.出现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如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5项检查(踝反射、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针刺痛觉)任意1项异常;若无临床症状,则5项检查任意2项异常也可诊断。
4.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神经病变,包括具有神经毒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维生素B 12 缺乏,颈腰椎疾病(压迫、狭窄、退行性变),脑梗死,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变,遗传性神经病变和血管炎,感染(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如根据以上检查仍不能确诊,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可以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见《手册》。
对于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LEAD)的筛查。伴有LEAD发病危险因素(如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或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至少筛查一次。随访糖尿病患者时应询问以往有否足溃疡、截肢(趾)史。进行双足视、触诊,有否足畸形如胼胝、
外翻、皲裂和皮肤颜色、温度改变以及霉菌感染等,并进行周围血管评估(如足背动脉搏动),有条件可进行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即踝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检查或超声多普勒等血管检查。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与足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见《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