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围绕让群众看病就医“少跑”“近跑”“不跑”,全面推进“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发行的电子健康卡和人社部签发的电子社保卡,在“浙里办”app融合成“健康医保卡”,以此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健康生态雨林,实现“看病不用卡,只需一个码”。自2019年7月初上线以来,已有2 400多万群众领取健康医保卡,可以享受高效便捷、全方位、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现已覆盖559家医疗机构,实现县级及以上医院全覆盖。
“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即将电子健康卡和电子社保卡按照统一标准规范进行安全绑定,融合形成健康医保卡,在“浙里办”app实现用户通过一卡(码)享受卫生健康、医疗医保全流程服务。“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在技术路线上遵循“入口统一、相互融合、一网通办”三个原则,技术核心在于电子健康卡卡管系统和电子社保卡卡管系统的衔接与交互。
整个系统架构分为渠道、渠道接入、核心、机构接入、机构等5个层级(图4-1)。其中最重要的是核心层,包括电子健康卡卡管系统和电子社保卡卡管系统,负责提供二维码管理、账户管理、签发管理和密钥管理。双方卡管系统交互完成两卡的融合,实现为已签发电子社保卡的用户自动开通电子健康卡,以及双方用卡记录的互通。
图4-1 “两卡融合、一网通办”技术架构
“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工作以办好“看病就医一件事”为出发点,贯通了“互联网+医疗医保”全流程,串联起居民个人医疗健康信息,聚合了各类线上医疗卫生服务,实现群众看病就医“三减一升”。 一是减少重复办卡。 健康医保卡以一个二维码替代了群众以往就医需要的社保卡、市民卡和各医院自发就诊卡,汇聚各类医疗健康app上的高频应用,通过统一流程设计、后台数据共享,达到预约挂号、扫码就诊、检验检查报告查询、费用结算以及互联网医院等全流程服务“一网通办”。 二是减少重复排队。 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将能在移动端实现的功能全部搬到线上,把医院内就医环节从8个减少为3个,缴费排队从至少2次减少为缴费0排队,明显缩短患者挂号、取药、付费等环节反复排队时间。 三是减少重复检查。 医生在诊间可通过健康医保卡调阅患者在省内其他医院的检验检查报告和影像资料,省却了患者携带各种检查检验纸质报告的麻烦,也减少了各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检验。近一个月来,医生诊间调阅与群众自助查询检验检查报告共计167万次。 四是提升群众健康管理 水平。 通过健康医保卡,群众可以实现检验检查信息的自助查询,还可以享受浙江省互联网医院提供的在线问诊、复诊和处方服务,随着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疫苗接种、母子健康服务等功能的加载,群众将能更加全面掌握自己健康医疗信息,进行更高水平的自我健康管理。
“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工作驱动广大医院提升智慧化水平,加快推进医院内就诊流程优化、医院间医疗信息共享及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协同,实现医疗服务的改善提升。 一是改善医院诊疗环境。 健康医保卡聚合预约挂号、在线支付等服务,部分医院还推出了基于健康医保卡的刷脸就医、医后付、在线取号等应用,突破了医院物理空间限制,大大缓解因门诊患者滞留医院造成的拥挤现象。据测算,使用健康医保卡可使平均单次门诊服务再节省近20分钟。 二是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随着工作的推进,医院服务从人工窗口向自助机,再向移动端迈进,相应人力物力投入将大大减少。以丽水市中心医院为例,随着智慧结算工作的开展,医院人工窗口从17个减少到了3个,“掌上服务”推广后,医院每年还将至少节省自助机运维费用30万左右。 三是促进医疗资源集约共享。 健康医保卡加载的互联网医院服务,为省内各医疗机构提供线上诊疗服务搭建了平台,减少了医院各自投入建设互联网医院带来的浪费。通过健康医保卡,检验检查信息随着上下转诊在医院间共享调阅成为可能,促进了医疗机构业务协作,有助于分级诊疗秩序的形成。
“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工作为响应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各个阶段的数字化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以迅速的响应力和坚定的执行力将健康医保卡应用渗透到疫情防控的各个阶段,形成了精密智控全面防控的立体化网络。 一是健康服务与健康通行融合。 将健康医保卡与疫情防控健康通行码融合,生成功能叠加的“三色”健康医保卡,实现疫情期间的健康通行服务与就医流程有机融合,为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便利。 二是助力疫情防控公共服务。 以健康医保卡为主索引,24小时开发上线浙江省新冠肺炎防控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包括重点人群医学观察、主动申报与疫情线索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等8个模块。平台上线20天以来,访问量超300万人次,收集疫情线索逾2 000条,累计为6 465位居民提供建档服务,接受群众咨询与问诊18 000多人次。 三是支撑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自助预约。 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自助预约,利用健康医保卡的支付功能进行线上结算,实现开单、填表、付费等检前步骤线上“一站式”完成,减少排队和等待,降低交叉感染风险。2023年春节前日均访问量超15万人,日均预约支付超6 700人次。 四是赋能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接种。 开发了全省统一的疫苗与预防接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支持手机端通过健康医保卡自助建档,省内1 789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线上分时段预约,出示健康医保卡扫码接种,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提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效率。在健康医保卡发布疫苗接种“随身查”服务,支持居民随时查询疫苗接种记录,解锁接种“成就”。
“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工作生动体现了跨部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数字化改革要求,也帮助提升了医疗医保协同监管能力,为行业监管提供强有力数据支撑。 一是形成部门协同推进机制。 在省委改革办的协调指导下,省卫生健康委、医保局、人社厅和大数据局联合成立工作专班,按照“同一方案、分线对接、分工负责、定期会商、难题共解、统一落地”要求,既分工又合作,确保工作涉及的4个部门、数百家省市县医院联动推进。 二是实现部门系统整合。 通过这项工作,把与群众就医和健康服务密切相关的预约挂号、医保移动支付、电子票据等信息系统经由“浙里办”app统一入口整合对接起来,做到了多部门线上医疗健康服务的整体输出。 三是提升部门协同监管水平。 通过多部门联动推进健康医保卡工作,有力提升了医疗、医保协同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控制了重复检查检验、重复用药等不合理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资源利用和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下一步,浙江省将以“健康大脑”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入推进“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工作提质、扩面、增效,突出管用好用,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智能、有温度的医疗健康服务。拓展掌上医疗健康服务辐射范围,不断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面向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妇女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以健康医保卡为主索引,推进各类健康数据高质、高效汇集,推动业务流数据流高效叠加,强化健康领域数据治理,加快推动健康数据高效挖掘和最优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