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依据《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落实防控责任,实行最严格的科学防控措施,第一时间采用网络化摸排登记,严控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遏制疫情传播扩散蔓延势头。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也在第一时间依托国家和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规划部署的电子健康卡(下同)体系,在疫情肆虐的2021年2月中旬,仅用7天研发上线了通行码服务系统,面向全省常住居民和来鲁、返鲁人员提供服务,在联防联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健康码运行在山东省电子健康卡管理平台上,健康码用户体系、身份认证、标识标准、技术路线和管理体系与电子健康卡高度一致。
健康码上线后,全面响应防控政策,不断优化系统设计,先后增加多码出示、健康码打印、健康码代查、自助客服等模块;简化申领流程,申请人仅需填写姓名、证件号码、手机号码、居住地址4项基本信息并做出承诺,后台自动比对即可赋码(红、黄、绿码)。
健康通行码面向全省群众提供健康通行认证服务,覆盖范围包含全省常住居民、返鲁人员、港澳台在鲁同胞、外籍在鲁人员等。
以上人员可以凭借身份证、居民户口簿、军官证、驾驶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护照等合法有效证件申请领用电子健康通行码。
健康码借助电子健康卡的分布式、高可用、高并发、弹性增容特性,由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统筹规划,采取“省市一体化”建设和大数据比对自动签发模式,全省一套集约化建设,以省级节点及16市节点为集群,分布式部署,形成“1+16+N”区块链节点体系架构,实现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成为全国第二家上线健康码省份,并且是全国首创基于电子健康卡研发健康码的省份。
健康码在技术路线上,采用了微服务技术架构,将原单体应用按业务范围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微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相互不产生影响,完全自动化独立部署。具备微服务架构的有效降低不同系统依赖度、良好的横向可扩展性等特点,对后期功能动态灵活延伸和扩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健康码在安全体系上,充分发挥电子健康卡信息安全优势,严格遵循国产商用密码相关法规和健康卡密钥管理相关规定,在电子健康卡的生成上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统一的密钥体系,数据的传输和存储上沿用全省统一的电子健康卡信息安全保障平台密钥体系。
健康码在数据存储和运算方面,采用了国产分布式的Tidb数据库,通过PD进行集群管理,Tidb Server进行SQL逻辑处理,TiKV作为存储引擎管理数据存储,成为解决大数据和高性能要求下的OLTP和OLAP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经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3 000人同时应用电子健康卡密码服务,持续运行5分钟,平均响应时间49ms,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服务器每秒处理的事务数)为480/s,错误率0;总用户量达到1亿时,用户申领电子健康卡、电子健康卡识读和数据上传等交互操作响应时间小于40ms,在医疗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健康码充分利用国家一体化平台和山东省电子健康卡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接国家疫情防控数据、入境人员核查、国家卫生健康委风险地区登记等12个数据接口,整合省公安厅、省大数据局、省通信管理局、省外省办等部门数据,为居民建立实时动态的健康状态模型,使用“红黄绿”三色码标识居民健康状态,实现无接触式防控、精准防控、数据防控。
健康码拓展核酸检测结果查询服务,居民在健康码上可以直接查询到核酸检测结果。
同时,汇总省内各级核酸检测机构信息,形成健康码“核酸检测机构地图”,通过该地图居民可以查找距离自己最近的核酸检测站点,结合腾讯、高德等主流导航方式实现一键导航直达,极大地方便了居民核酸检测。
为动态化强化人群流动防控,进一步降低传播风险,健康码融合了通信行程信息查询服务,居民只需要一次授权,即可在健康码上实时展示近14天内途经的城市。对途经的中高风险地区进行标注,实现人员的分类分群精细化服务和管理,有利于社会公众及时主动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支持和参与疫情防控。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全面推开后,为协助居民合理安排接种计划,分流接种人群,健康码上线了疫苗接种预约功能,在疫苗预约板块,居民可以通过健康码选择接种点进行接种预约。
为方便已经接种的居民查询接种记录,合理规划接种时间,健康码上线疫苗接种查询功能。居民通过健康码可以查询到疫苗接种机构、接种时间、接种针次,同时标注是否完成全程接种,指导群众和防控人员做好后续防控。
健康码依托电子健康卡省级管理平台,向第三方应用提供数据接口支持。第三方机构通过省平台申请授权,经审批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密钥和接口规范。第三方应用在调用健康码接口时,受省级管理平台监控和管理,确保敏感信息不被泄露或盗用。
为了号召居民尽早完成疫苗接种,尽快形成全国群体免疫,山东电子健康卡主动吸收网友、媒体建议,2021年5月3日升级上线金色健康码,居民接种完新冠病毒疫苗后健康绿码周边将增加金色边框,左上角增加针剂和盾牌,表示持有人已受新冠病毒疫苗保护,既增强了群众的感受度,也提升目标人群的接种意愿。
健康码金色皮肤推出后,迅速登上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单,获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让网友对于疫情防控有了强烈的参与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金色皮肤成功后,山东健康码顺势而为推出了“流光溢彩”的金色皮肤2.0版“金色传说”,创造性地让山东健康码成为“明星级”的疫情防控服务,极大地推高了居民接种疫苗的热情,有力推动了疫苗接种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进行。
建立多方联动技术保障体系,综合省卫生健康委健康码“软件”和省大数据局基础设施“硬件”优势,完善健康码技术保障体系。省卫生健康委、省大数据局以及相关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建立系统升级风险研判机制,定期开展健康码系统评测,保障系统平稳有序运转。卫生健康、公安、大数据、通信管理等部门,建立数据联动工作机制,通过省电子政务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健康码数据互通共享,确保健康码基础数据库及时更新。
为方便居民的省外通行,健康码先后与四川、西藏等省份建立了互认互通机制,并在武汉市解封两天后的4月10日,实现与湖北健康码互认通行,最终完成了山东健康码在全国通行互认,为居民省际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为全国的经济回暖提供了巨大助力。
为了加强人员聚集场所(超市、医院、宾馆、餐饮场所等)的管理,健康码设置了场所码功能,由各场所自行申请场所码。场所码长期有效,可以打印张贴,居民扫描场所码后进入场所。
健康码将记录扫描场所码进入该场所的所有用户信息,以便后期用户统计和行为轨迹追踪。
健康码是疫情期间山东省的健康通行系统,为省内常住居民和来鲁、返鲁人员提供健康通行服务,在餐饮、购物、酒店、医疗、教学、文化旅游、交通工具、政务服务大厅、办公楼和社区等公共场所和重点场所中应用,部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医疗机构还配备了健康码的扫码设备,进一步提高验码通行效率。
面向老年人和中小学生等特殊群体,山东健康码创造“为家人代办”功能,设置专门模块,对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儿童、视障听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由亲属代为其申领和绑定健康码。
健康码自上线以后,成为山东省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成为山东省疫情防控政策传导的关键环节,极大地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效能,将疫情防控工作带入到了数据防控、精准防控、科学防控的新阶段,为山东省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截至2021年11月16日,全省健康码累计发放1.3亿张,覆盖全省常住居民;亮码应用总数221.94亿次,发放总量和使用总量均居全国前列;向国家政务平台上报居民健康数据1.88亿条;为“灯塔在线”“学习强国”“青岛一码通”等省内外247个应用提供数据接口服务,累计调用量达25.12万;为全省中小学生发放纸质健康码1 745万张,为高考等各类考试核验学生健康码信息数据504万次;已收录核酸检测信息8 066.5万条。
山东省健康码将积极推进与人社、公安、交通、文化、教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促进多码技术融合,为健康码赋予就诊就医、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学习教育、政务办理等多领域的效能,充分发挥健康码良好的应用基础和数据优势,探索健康码实现现代化城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