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和面粉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和血糖指数GI值相近,对血糖的影响差别不大。
前文提过,影响血糖高低的因素包括食物的加工精细、软烂程度及形状。因此,不要因为一时吃了馒头后,血糖高于米饭,以后就不吃馒头,饮食需要多样化,正确的做法是持续监测血糖,不断摸索最适合自己的食谱。
糖尿病综合管理的“五驾马车”包括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和糖尿病知识教育5方面。
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只是“五驾马车”中的其中之一,目的是控制血糖。而饮食作为“五驾马车”之首,如果“脱缰”,将会对血糖带来无法估量的伤害。且无论是降糖药还是胰岛素,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时长都不一样,其用药方案都必须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对糖友来说吃菜吃肉都需要,平衡膳食最关键。
前文提到,肉类常被分为白肉和红肉,其中白肉不仅能为我们带来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热量摄入还不至于过高,这些营养元素在素菜中是无法获得的。同样,肉类也无法完全提供我们需要的营养元素。
因此,推荐糖友在遵循饮食治疗的原则上,根据食物交换份去计算自己每天素菜和肉类的摄入量。
不可以。
无糖食物为了补偿口感,制作过程中会添加较多的复合添加剂。尤其对于一些无糖点心来说,会加入较多的油和鸡蛋等,这会让血糖升高之余,增加血脂升高的风险。
因此,无糖食品不可以随意吃,也不建议将此作为代餐。如若要吃,最好选用加工单纯的无糖全麦面包。
不推荐巧克力作为糖友发生低血糖时的首选补糖食品。因为巧克力脂肪含量较高,不易被消化分解。
推荐一些服用15克即可快速起效的碳水化合物,如150毫升含糖可乐、4片葡萄糖片、2~4块方糖、4小勺白砂糖、3~5颗硬糖、200~350毫升橘子汁(任选1种)。
服用15分钟后应再次监测血糖情况,若距离下一餐超过1.5小时,血糖仍未上升,可以再补充15克慢速起效的碳水化合物,如4片苏打饼干、30克面包(约1片)、1个苹果(约120克)、12~15颗葡萄、1个橙子(任选1种)。
这个话题与“得糖尿病是不是就是吃糖吃得多”一样,被人们误解极深。
生活中,我们常以甜度来检测含糖量,这是不对的。西瓜吃起来比香蕉甜,但实际上,西瓜属于升糖负荷低的水果,而香蕉则属于升糖负荷高水果;火龙果吃起来不甜,却是中糖水果。
此外,在甜味食物的选择范围内,在水果和甜点中,我们更推荐选择水果。这是因为水果含水量大,单位分量里的可利用碳水化合物并不高,所以升糖负荷较低,而甜点富含油脂和各类甜味剂,产生的热量往往要比水果更高。即使如此,也不可一次性吃太多水果。
糖尿病饮食疗法≠饥饿疗法。
糖尿病饮食疗法遵循的绝对前提是平衡膳食。 每餐要有谷类、蔬菜类、肉类、豆类等食物,要使食物达到多样化,且每日能量摄入不超标。
至于饥饿疗法,则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历史,是在当时的治疗条件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被迫疗法,且已经有大量实践论证此法不可取。
不可取。
很多人确诊糖尿病前,都因减肥而刻意少吃或是不吃主食,时常饥一顿饱一顿,最终导致血糖失控,严重者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入院治疗。这是因为身体缺乏热量来源,为了维持机体所需,不得不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脂肪在分解过程中会累积大量酮体,而蛋白质的分解又会引起消瘦和乏力。所以人看似瘦,实际上是营养不良,不仅抵抗力会下降,还容易发生感染。
另外,人体没有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还易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后又会“触底反弹”,也就是出现反跳性高血糖,从而造成血糖难以控制。
还有些糖友吃主食是很少,但肉、蛋及油脂的摄入一个没落下,甚至因为吃的主食少了,下一餐摄入量更大了,最终吃进去的总热量反而更高了。
不可以。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得不偿失的,抱有这种想法的糖友往往会在下一顿补偿自己上一顿的摄入量,这样反而扰乱了血糖平稳。
而且不按时、按量吃饭还存在潜在的低血糖风险。如果把身体比做一根皮筋,时不时地上顿饱下顿饥,就像皮筋不断拉伸,长此以往,身体就会像皮筋失去韧性断裂一样,最终垮掉。
更多糖友饮食细节,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附表2-1 食物交换的四大类(八小类)内容和营养价值
附表2-2 等值谷薯类交换表
附表2-3 等值蔬果类交换表
附表2-4 等值肉蛋奶类交换表
附表2-5 等值油脂类交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