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ismuthⅠ型、Ⅱ型或Ⅲ型肝门部胆管癌。
(2)肿瘤未累及门静脉或肝动脉不需要联合血管切除。
(1)Bismuth Ⅳ型肝门部胆管癌。
(2)肿瘤累及门静脉或肝动脉需要联合血管切除重建。
(3)肿瘤腹腔转移。
1.术前应通过CT或MRCP对胆管梗阻的部位和范围进行准确评估,若有必要,可术前行经皮穿刺肝胆道成像(PTC)及ERCP检查,但应注意预防胆道感染和胆漏等并发症。
2.合并急性胆管炎者应首先引流胆管以控制感染。
3.术前行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的患者应注意避免水电解质的丢失紊乱。
4.其他术前评估准备同本章第一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站在患者右侧或患者两腿之间,第一助手站在患者左侧,第二助手(扶镜手)站在手术者右侧;器械护士站于第二助手右侧,监视器置于患者头端、手术台两侧,器械车置于患者足端(图2-6-1)。
(1)套管针位置
一般采用五孔法,位置见图2-6-2。
(2)肝门重要血管骨骼化
于十二指肠上缘,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前面的腹膜(图2-6-3),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脂肪淋巴组织,解剖游离出肝固有动脉(图2-6-4~图2-6-6)、门静脉(图2-6-7)的分支及属支,将其骨骼化。
图2-6-1 手术站位示意图
图2-6-2 套管针位置示意图
图2-6-3 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前面腹膜
图2-6-4 解剖显露肝固有动脉
图2-6-5 清扫肝固有动脉周围脂肪淋巴组织
图2-6-6 骨骼化肝动脉及其分支
图2-6-7 清扫肝动脉和门静脉间脂肪淋巴组织
(3)于胰腺上缘切断胆总管
将肝动脉和门静脉牵向左侧,游离胆总管,清扫胆总管和肝动脉及门静脉间脂肪淋巴组织(图2-6-8),于胰腺上缘处分离出胆总管下端,用超声刀打开胆总管下端前壁(图2-6-9),确定下切缘后切断胆总管下端。
图2-6-8 清扫胆总管和肝动脉及门静脉间脂肪淋巴组织
图2-6-9 切断胆总管下端
(4)向肝门方向游离肝总管至左右肝管汇合处
将胆总管向上牵引,用超声刀向肝门方向游离。将胆总管与门静脉分离,游离肝总管至肝门(图2-6-10)。将胆囊自胆囊床剥离,逐步将肝总管与右肝动脉和门静脉分离(图2-6-11)。
图2-6-10 游离肝总管至肝门
图2-6-11 将肝总管上端与右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左右分支分离
(5)于左右肝管汇合处切断肝总管
明确肿瘤上缘,切断肝总管,直视下观察肝总管切缘无肿瘤(图2-6-12),整块切除肝外胆管、肿瘤、胆囊、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淋巴脂肪神经组织(图2-6-13),放入取物袋内扩大戳孔取出,送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明确胆管上下切缘无肿瘤。缝合胰腺上缘胆总管末端(图2-6-14)。
(6)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
图2-6-12 切断肝总管
根据屈氏韧带确定近端空肠,超声刀分离欲切断空肠处肠系膜(图2-6-15),距屈氏韧带约15cm用腹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切断闭合空肠(图2-6-16),远端空肠自结肠后上提(图2-6-17),用电凝钩切开与肝总管口径大小相称的切口(图2-6-18),用3-0可吸收缝线分别连续缝合胆肠吻合口的后壁(图2-6-19)和前壁(图2-6-20),用纱布条沾拭确定无胆漏。距胆肠吻合口以远约50cm用3-0可吸收缝线行近远端空肠侧侧吻合,吻合口直径约2cm(图2-6-21)。缝合关闭系膜裂孔。
图2-6-13 整块切除标本
图2-6-14 缝合胆管远端残端
手术要点:
1)腹腔镜的放大作用及近距离直视操作,使血管鞘、血管分支及周围神经结缔组织结构更清晰。腹腔镜探进狭小的肝门区内后可向内侧旋转,这样往往无须刻意牵拉即可得到清晰满意的视野。骨骼化肝动脉、门静脉及其分支属支时可紧贴血管壁(超声刀功能面远离管道),从距肿瘤远端开始从下至上清扫可以使操作更安全。
图2-6-15 超游离空肠系膜
图2-6-16 离断空肠
图2-6-17 将远端空肠自结肠后上提
图2-6-18 用电凝钩切开与肝总管口径大小相称的切口
图2-6-19 用3-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胆肠吻合口的后壁
图2-6-20 用3-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胆肠吻合口的前壁
2)腹腔镜下胆肠吻合难度较大,往往需要视角、器械角度和持针角度均合适的情况下完成每一步缝合。应用3-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缝合时先缝合胆肠吻合口后壁,再缝合胆肠吻合口前壁。
3)有的病例重建位置深,Bismuth Ⅲ、Ⅳ型由于胆管断端位置高,有时甚至需劈开肝脏才能游离足够用于吻合的断端,困难且费时;且多联合肝叶切除,在取出标本时往往需4.0~6.0cm切口。因此取右上腹小切口手助或直视下完成肝肠吻合较为合适。这样不仅没有增加体表瘢痕而且降低显露和吻合难度,节省手术时间,也使吻合更加安全确切。但是要注意手助时机的选择。因肝门区空间狭小,游离清扫过程可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过早手助会阻挡视野,增加显露难度。
(7)冲洗腹腔,放置腹腔引流管
冲洗腹腔,于胆肠吻合口后方放置腹腔引流管,经套管针戳孔处引出体外并固定(图2-6-22)。
图2-6-21 近远端空肠侧侧吻合
图2-6-22 于胆肠吻合口后方放置腹腔引流管
(8)释放气腹,缝合粘贴戳孔
1.术后注意事项及处理基本同本章第一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注意观察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量和性质,注意有无胆漏、肠漏、胰漏和淋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