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磺达肝癸钠的发现

20世纪80年代初,五糖片段被确认为肝素的抗凝血酶关键结合域。在Choay等阐明并合成五糖结构的基础上,法国Sinay教授的研究小组,经70多步化学反应,化学合成了此五糖片段及其甲基苷。生物活性测试表明,五糖片段的抗凝和溶栓性能与其甲基苷十分相似。1988年,该五糖片段的甲基苷获得化合物专利(专利号:EP0084999B1)。2001年,该五糖片段的甲基苷,作为新一代的抗血栓药物上市,命名为磺达肝癸钠(Arixtra®,Glaxo Smith Kline公司)。

2003年发表的一项开放性试验纳入2 213例急性症状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配到普通肝素组和磺达肝癸钠组,结果显示两者安全性和有效性不相上下。2004年,Büller等发表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结果,在154个中心纳入2 205例深静脉血栓患者,结果表明磺达肝癸钠和依诺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似。2005年发表的OASIS-5 [12] 研究评估了磺达肝癸钠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缺血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共有20 078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磺达肝癸钠或依诺肝素治疗。结果表明磺达肝癸钠治疗显著降低了患者大出血风险,降低了远期死亡率,而且在缺血事件保护方面效果与依诺肝素相当。

随着临床试验的不断开展,磺达肝癸钠在临床治疗上的优势不断显现,有望在静脉和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姚笑睿 刘晓琦 劳海燕) GAhDQ3Iv/Mrq+TN+8KHNhdl8mrKyfWK2u5usXmj1MwsSCOMh9MIeFXopFFnMuEc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