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坚持区域协作共享理念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走深做实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盯“大病不出县、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群众更健康”目标,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引领,持续健全完善集团化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长乐区总医院)牵头统筹作用,围绕区域共享理念,明确域内各级医疗机构职能定位,注重贯通融合、联合发展,分级分层、整体推进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分级诊疗体系逐步构建完善,长乐区总医院建设持续走深做实。

一、加强领导、强化政策,构建完善制度机制

一是突出组织引领。 调整加强区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组织建设,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统筹协调研究区总医院建设规划、投入保障、项目实施等重大事项,并由一位副区长统一分管医疗、医药、医保工作,从领导体制机制上保障区总医院建设持续深入推进。 二是注重政策引领。 研究制订《关于全面推进区医院集团(总医院)建设的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区总医院建设的原则措施、步骤要求等;2018年2月,完成以区医院为牵头单位,1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区总医院组建工作。 三是强化机制引领。 按照“一归口、三下放、三不变、八统一”的原则要求,先后研究制订区总医院章程及6个配套文件,明确区总医院的工作任务、组织机构、权利义务、监管程序及相关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统一规范、权责明晰的管理运行机制。

二、着眼全域、统筹规划,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一是完成区域急救网络建设。 2018年12月,由区总医院结合区位距离和人口分布等情况,对网络布点进行统一规划,以区医院为中心,分片设置金峰、滨海(漳港)、江田、玉田4个急诊急救分中心,大大压缩途中耗时。2022年度,4个急诊急救分中心累计出车7022车次,转送区医院812车次,切实为急重症患者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 二是完成区域六大中心建设。 2019年,心电诊断、影像诊断、远程会诊、医学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六大中心建成投用,有效加强对基层卫生院的技术支持。2022年,累计为基层分院提供心电检查3749人次、影像检查224人次、医学检验38780人次、双向转诊3724人次。 三是完成区域信息平台建设。 积极实施区总医院智慧医疗提升工程,完成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医共体监管监测、健康长乐门户及双向转诊等平台系统建设,2019年4月,作为全省第一个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实际落地单位,受邀参加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并进行经验分享;2022年8月,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定量测评。

三、分级分层、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牵头医院临床学科建设。 目前区医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分别获得“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单位”“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单位”称号,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入选福建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培育)单位,静脉血栓防治中心以优秀等级通过认证。 二是加强对基层分院的技术支持。 依托牵头医院指导有关基层分院开展学科建设。目前已协助金峰分院完成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并指导开展腹腔镜手术;指导古槐分院成立血透室;与江田分院协作建立区总医院耳鼻咽喉联盟。 三是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提升各基层分院医疗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2022年,累计选派145名专家下基层帮扶,牵头组织开展各类业务培训23场次、471人次。

四、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推进人事编制改革

一是探索实施编外人员备案管理。 针对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导致的卫技人员缺口大、“招聘难、留住难”等突出问题,在省、市探索实施控制数内编外人员备案制管理。2019年以来,累计招聘备案制编外人员876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348名,有效破解卫生技术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的瓶颈问题。 二是大幅提升编外备案人员薪酬待遇。 制订《关于引进高层次教育卫技人才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明确控制数内编外人员在工资薪酬、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编内人员同等待遇,且人员经费财政补助标准不低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编内人员补助平均水平。 三是积极拓宽编外备案人员发展空间。 优化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专技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同时探索实施控制数内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执行相同的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并单独设置使用。2020—2022年,累计完成备案制人员岗位聘任470名。 四是积极优化卫技人才招聘引进方式。 实行控制数内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一体化的招聘政策,并由区总医院牵头整合各基层分院编制,统筹使用、盘活存量,持续扩大招聘规模、拓展招聘渠道、提高招聘效率。2019—2022年,全区共招聘各类毕业生955名(含编外备案制人员876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82名,本科生345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卫技人才不足问题。

五、明确定位、强化协作,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一是明确职能定位。 区医院负责一般疑难疾病和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承担对各基层分院业务指导,对接做好患者接、转诊工作等;各基层分院承担常见病、多发性疾病诊疗,慢性病治疗管理,开展部分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护理等,负责对辖区内居民开展健康宣讲教育。 二是推 进双向转诊。 以区医院静脉血栓栓塞防治中心、卒中中心等专病中心建设为契机,深化区医院与各基层分院间双向转诊服务。区医院对基层分院上转的患者实行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基层分院负责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下转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2022年,区总医院内共计上转患者3559人次、下转患者165人次。 三是推进信息共享。 依托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成果,有效整合分散在不同机构的健康数据,实现各级医院、机构间数据互传共享和对总医院内各医疗机构及运营情况的全面监管,有效助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格局的构建进程。

六、牵头引领、强化指导,有效促进医防融合

一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指导。 依托区医院成立公共卫生科,负责疾病预防控制的组织指导、考核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信息报告及措施落实,牵头组织卫生法律法规、科普知识等健康教育活动,同时定期开展临床医生公共卫生知识培训考核,促进临床医生自觉参与公共卫生工作,切实把“预防为主、规范报告”的要求落实到日常医疗服务中。 二是强化慢性病管理工作。 依托区医院内分泌科牵头组织各基层分院开展糖尿病一体化管理,并由结核门诊部协助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追溯停药患者,开展结核病规范用药指导,切实提升慢性病管理工作实效。 三是助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持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鼓励临床医生积极参与家庭医生团队,并对基层转诊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实行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0b3oGntPQoHNwOx0KrA3NRruKVVIUlXe9AVRKI6zMLn4cTn8q2xBQB+pCs9EDS0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