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精准破解难题 高质量高效率 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河南省南阳市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针对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围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四个加强”,破难题、增动力、添活力。同时,以建设全国中医药高地为契机,把探索创新医防协同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助力中医药创新传承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南阳建设的关键一招,持续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全市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供给效率显著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高。

一、加强统筹协调,着力破解“权责不清”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筹部署下,各县(市、区)均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高规格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医共体的规划建设、投入保障、项目实施、人事制度安排、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各医共体同步设立党委,建立书记、院长定期沟通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行医共体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彰显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家人”、人员使用“一盘棋”、财务管理“一本账”的大家庭共荣共享作用。宛城区将区卫生健康委所属16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人财物移交给牵头医院(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统一管理,由区医疗集团理事长兼任集团党委书记,对成员单位的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信息等实行统一管理,承担“办医责任”;区卫生健康委落实行业监管职责,承担“管医责任”。

二、加强政策支持,着力破解“动力不足”问题

一是充分发挥医保支付在调节医疗资源配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中的杠杆作用。 全面推行医保基金“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医疗机构立足功能定位提升服务能力,激发运行活力,有效引导患者和医保资金向县域及乡村回流。 二是严格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工作积极性。 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编制“周转池”制度,有效化解以往“无编可用”“有编不用”问题。积极推进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鼓励引导业务骨干深入乡村开展工作,真正实现优绩优酬,多劳多得。

三、加强资源共享,着力破解“服务不优”问题

推动各县(市、区)建成心电、影像、会诊、病理、检验、供应等六大远程中心,构建上联省市、下联乡村的五级远程诊疗服务体系,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报告共享”,既较好地解决了乡镇卫生院基础医疗设施不全、看病就医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又让患者就近就能享受专家提供的医疗服务,有效降低了基层患者外转率。村卫生室有了云心电设备后,能在最短时间内给出准确诊断、危险评估,及时进行正确治疗,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事件、急性创伤等急危重症的救治率。同时,充分发挥南阳中医药优势,组建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团队,加强慢性病患者管理,做好健康随访、健康教育、健康档案管理,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做细一人、满意一人”。

四、加强“三个支撑”,着力破解医防融合发展“激而不活”问题

一是强化人才支撑 。为加快基层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开展专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进一步破解基层卫生人才匮乏的瓶颈,助力健康南阳建设。2022年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共同牵头实施南阳市专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按照“院校培养、县级签约、乡镇使用”原则,依托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利用2022年到2026年5年时间,每年招收约200名订单定向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时间为6年。此计划将为基层培养大批合格的卫生人才,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岐黄工程”“仲景学者”工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先后共建立国医大师工作室2个,培育引进国家名中医2人、省级名中医3人、市级名中医20人、高层次经方人才100人。积极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医师经方培训和适宜技术培训等,不断提升县乡中医药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创新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选拔、流动和职称晋升机制,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加强。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 。各县市区在逐步完善医共体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筹建一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平台——张仲景实验室,按照“1+5+N”模式打造(“1”即一个实验室总部;“5”即5个研究中心,仲景经方研究中心、经方大数据研究中心、艾草研究中心、道地药材种植培育研究中心、中药现代化产业研究中心;“N”即设立N个研究基地)。从市级实验室做起,积极申报河南省重点实验室,争创国家中医药局重点研究室。

三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发挥中医特色全市组织1万余名中医师为居民家庭开展点对点签约服务,与签约居民建立“双向沟通、即时联系、预约诊疗、定期回访、常态巡诊”等机制,强化“一老一少一残一低保一优抚”重点人群和慢性病管理,辖区居民可随时与包片中医师联系,为居民家庭提供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健康服务。

截至2023年初,13个县(市、区)已按医共体建设要求挂牌成立18家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覆盖215家乡镇卫生院,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防融合新模式基本建成,基本实现了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县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或同比有所提升,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由2021年的49.29%增长到51.66%;签约服务有序推进,全市共签约850万人、签约率87.6%,重点人群签约率97.81%,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签约率98.3%;累计服务600万余人次,其中为重点人群提供202万次健康管理服务。牵头医院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由2021年的43%增长到49%,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7.87%。 16ETy1oUm/XgDE5uTflAuaBlrM5LZ3Nk/TbRt40d2O5zOo9g1eCJ8URn5OWvSMV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