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立体重塑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

近年来,介休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县域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路径。2018年1月,由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市中医医院,以及17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介休市医疗集团正式运行。2021年8月,介休市被确定为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目前,已形成“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层卫生健康发展新格局。

一、确立医疗体系立体重塑的创新性理念

介休市把破解“基层不强”作为突破口,推动实施基层卫生健康县级、镇级、村级3大工程。县级医疗建高地,实施提质增效工程;镇级医疗强中枢,实施焕发活力工程;村级医疗兜网底,实施夯实底座工程。

一是聚焦资源重组。 打破常规,换道调整,对医疗集团内的妇幼、中医、康复、医养等医疗资源进行横向、纵向立体整合重组,把妇产儿科整合到妇幼中心,把中医住院放到中医医院,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看得好、看得了的病下沉,真正构建起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妇幼中心和中医医院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15分钟医疗服务圈”。调整后,实现了“1+1>2”的效果。一方面,全市内外妇儿力量全面增强,中医服务网络大幅扩展,患者康复费用有效节省。另一方面,市人民医院门诊量明显下降,既为大病重病和疑难病救治腾出了空间,又避免了医疗资源浪费,还缓解了医疗人才紧张局面。

二是聚焦体系重构。 医疗集团为乡镇卫生院赋能,助力乡镇卫生院根据特色创建专科,提供差异化、特色化服务,打通分级诊疗的痛点和堵点。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已建成康复专科、精神病专科、医康养结合专科、临终关怀专科、体育+医疗服务专科等,形成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特色。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少花钱、治好病的医疗新体验。

三是聚焦服务重塑。 组建“介小卫”卫生健康管理团队,并延伸组建“介小医、介小康、介小健”3支队伍。“介小医”由365名家庭签约医生组成,“介小康”由576名慢性病康复网格员组成,“介小健”由3021名健康网格促进员组成,共同推动基层卫生健康从治疗服务型向健康管理型转变,促进卫生健康治理融入社会治理。

四是聚焦机制重建。 建立平急结合、快速转换的急救服务体系,涵盖20部负压救护车、1部核酸检测车、1部移动CT检查车和所有村卫生室“健康服务一体机”等。在提升院前急救能力的同时,收获了良好效果:平时服务,提升乡、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急时应急,依托“5G+”急救指挥平台,提高急救响应速度和能力。

二、探索破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开展变革性实践

介休市积极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围绕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制定系列举措,逐步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一是患者不跑专家跑。 创建“乡情医学联盟”,联系在外执业的100余名介休籍医学专家定期回乡坐诊;每个学科长期联系3名以上的国家级、省级专家,为患者提供及时、可靠的会诊、手术。市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建立专家引进经费保障机制,患者只需负担基本医疗费用。截至2022年,已累计引进1350余人次三甲医院专家来介休市坐诊,服务患者2.9万人次,推动县级医院和三甲医院医疗资源同质化。

二是患者不跑资源跑。 市人民医院关闭康复大厅,将价值400余万元的康复设备全部转移至乡镇卫生院。恢复期需康复的患者全部交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治,不仅为人民群众节约了康复费用,同时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使乡镇卫生院焕发了活力。

三是患者不跑管理跑。 以农村和社区为单位,将20个慢性病患者划为一个网格,由一名慢性病志愿者担任网格员,实行“同病伙伴式互助服务”。村医由管理300名慢性病患者变为直接管理15名网格员。网格员定期向村医汇报互助患者的病情变化,每周组织一次防病经验交流活动。由此,构建了“村医管网格、网格管慢性病”的良性管理体系。

四是患者不跑信息跑。 重视疾病预防,为163个村逐村配置“健康服务助诊包”,让村医借助远程医疗系统开展“云诊断”,为群众提供基础检查。建立以市人民医院为枢纽,上连国家级、省级三甲医院,下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的远程会诊系统、远程诊断系统、远程质控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及时性、有效性优势,打通群众便捷就医和健康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三、取得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地,介休市收获了医疗卫生机构全心提质提效、医务人员安心救治患者、患者放心就诊康复的三方共赢效果。

一是医院发展有质量。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大幅增强。2022年,县域就诊率达到94.5%以上,县域内医保资金使用率达到75%以上;市人民医院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由原来的25%下降至3%;县域内孕产妇死亡率下降50%以上,婴儿死亡率下降30%以上,妇女儿童县域就诊率达到97%;乡镇卫生院业务量同比增长30%以上。

二是医生价值有体现。 通过采取“工资不动绩效动”的人员流动办法,建立以统一目标年薪、统一目标任务、统一理论编制为特点的“工作量-年薪制-薪酬核算体系”。医疗集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为无收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3倍。对整建制下沉到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工资由市人民医院发放,绩效由乡镇卫生院发放,以激发乡镇卫生院活力。

三是患者诊疗降负担。 通过诊疗、交通、住宿等费用的降低,每年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超过2亿元。参保居民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由57.9%提高到66.3%。通过乡镇卫生院较低的收费标准,为群众大幅降低康复费用,康复患者日均住院费用下降72%,日均个人自付费用下降71%,每年为康复患者节省55%的医疗费用。

四是全民健康有保障。 将平均死亡年龄和慢性病平均死亡年龄两个排名纳入医疗集团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公布排名情况。原来单一的“过程考核”转变为“过程+结果”考核,推动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管理效能得到全面增强。介休市居民平均寿命两年增长1岁,实现了“健康介休首先要有健康介休人”的目标。 lJfg3MfVDOEFCtR5PpvDEPT+2Em1oo37i2YARv8JCtGA+pDZs3dzJih00aCxKdK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