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研究的结果对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计算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患者管理将为我国社会节省的经济成本,以货币形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管理提供了效益证据。本研究参考Stenberg等研究的经济学评价方法 [45] ,该方法已经应用于妇女和儿童健康干预项目,显示其投资回报率较高(到2035年,以3%的贴现率计算,效益成本比为4.8,总效益成本比为8.7)。比较而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更高,这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项研究丰富了中国高血压患者管理经济学评价证据。通过多个成本和贴现率估计值,研究进行了敏感度分析,该方法同样适用于评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他项目的经济效果,例如我国的癌症筛查和早期干预措施。
其次,这项研究表明,我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高血压干预具有较高的收益,表明政府有必要继续增加基层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投入。本研究从经济学角度为卫生健康部门提供了评估框架和有效工具,也说明了需要进一步加强干预措施。这项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分类,确定优先领域,进而加强财政投入。
对政府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以下3点。
(1)更好地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提高卫生人力的数量和质量。
(2)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评价 [189]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慢性病管理,以提高工作绩效和效率 [136] 。
(3)下一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应加强年轻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管理。作为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年轻患者自认为健康状况良好,但事实并非如此。
此外,人们一直呼吁我国需要加强功能社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进而为企事业单位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然而,当前这些机构建设效果欠佳 [195-196] 。同时,政策制定还应关注流动人口中的年轻患者,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卫生健康服务提供 [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