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3
研究先进性与局限性分析

6.3.1 研究建立了长期健康结果的综合评价模型

首先,本研究基于数据可得性和评价可行性,建立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评价模型。根据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包括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等数据,动态评价我国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本研究建立的小样本时间序列模型,在排除社会经济混杂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分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效果。比较而言,以往研究评价干预措施的影响需要采用病例对照或干预对照等成本较高的研究或者设计 [167,192] 。在数据有限的条件下,该研究方法使得有效评价卫生健康项目成为可能。

通过构建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进展框架和马尔可夫模型,研究还建立了心血管疾病长期健康结果的预测模型。基于2009年CHNS数据,本研究纳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多项危险因素,包括生物标志物信息等。通过对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数据 [139] 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高血压患者管理统计数据的相关分析,本研究按照性别年龄结构分析了高血压患者分布,提升了研究数据的代表性,改善了结果的可靠性。研究团队广泛搜索文献,结果显示本研究是首个针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患者管理的综合系统经济学评价。

6.3.2 构建了创新型经济学评价模型

许多国家均对高血压患者管理和干预措施进行了经济评价。越南的一项研究使用成本效益框架,从经济学角度对高血压筛查项目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效果进行了评估 [136] 。另一项希腊的研究量化了高血压控制的经济效益,结论是通过控制血压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并降低发病率,从而节约大量成本 [128] 。然而,我国依然较缺乏此类证据。本研究还克服了传统经济学评价方法中效益估计的情境(病例对照或干预对照)依赖缺陷 [121]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高血压控制的综合性经济评价框架。我国学者前期的相关研究(2015年,2008年)提供了经过校正的流行病学参数,用于估计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健康结果 [38,39] 。基于VISES经济方法 [44-45] ,本研究开发并验证了社会和效益估计方法学框架。如第2章文献综述,近期关于高血压的经济学评价多从医疗角度进行 [38,42]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研究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患者管理的经济评价增加了研究依据。

本研究分析了高血压患者管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仅包括避免的疾病费用损失和增加的人力资本,还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即每一个生命年相当于0.5倍的人均GDP [44-45] ,分析较为系统综合。

6.3.3 本研究的优势

尽管研究模型和估计基于多项假设,但通过采用多因素分析模型对最新流行病学数据和国家代表性数据改善了精确性 [38-39] ,研究的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因此,研究基于循证证据应用全球流行病学参数,设置了经济学评价的情境。正如方法学部分所强调的,本研究与其他相关研究模型构建方法一致 [38,46,121] ,充分利用了目前国内可用的数据。此外,本研究不仅仅分析死亡减少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且确定和估计慢性病发病率降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项方法同样适用于糖尿病、重型精神疾病甚至是癌症筛查等干预项目。

为了提高研究的准确性,本研究应用了多项国家级具有代表性的系列数据。通过文献综述,研究提取了1991—2018年的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数据,为时间序列分析提供了良好基础。研究基于2009年CHNS数据库,抽取高血压患者的相关生物标志物信息,分析高血压控制和未控制两种情况下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在马尔可夫模型中,研究采用了近期中国心血管疾病研究经过校准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参数 [193] 。为了提高本研究性别年龄别数据的代表性,研究使用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数据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改善人口年龄性别分析的代表性。

6.3.4 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6.3.4.1 数据可得性

本研究建立了估计卫生健康项目短期和长期健康影响以及经济效益的框架和路径。由于研究使用了来源于不同调查的数据,所以在计算的精确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大多数经济学评价模型一样,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只能采用某种假设。尽管研究对过去30年的数据进行了文献综述,但CHNS数据依然是本研究数据分析的主要来源。在2019年2月召开的一次专家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考虑到调查点的选择和样本量,CHNS数据可能不如中国高血压调查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

数据使用的另一个局限在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本研究只能使用2009年的数据,数据比较陈旧。虽然2015年CHNS数据在论文完成前就发表了,但该数据库没有提供相关生物标志物信息,因此不可用。如果能获得2015年的数据,本研究的准确性将进一步提高。正如第4章所讨论,本研究的另一个局限性是无法获取75岁以上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估计的流行病学参数。

6.3.4.2 建模中的假设可能低估了效益

在马尔可夫建模过程中,心血管疾病被放在马尔可夫链中,我们假设28天内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在整个估计过程中只发生一次,这可能会低估项目干预的效益,因为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可能会二次或多次出现。此外,我们仅将心血管疾病作为高血压健康结果进行估算,没有考虑肾脏疾病 [194] 等其他负性结果,这可能会使我们高血压控制的效益进一步被低估。

最后,在社会效益估算中,对一个生命年的社会效益价值仍有争议。本研究所采用的0.5倍人均GDP值仍是一个保守值,这可能低估产生的社会效益 [45] ZvyTerHCskvneAg9zfJ0+TpAc99GfeE9G6eNOr7SgTPRNQDBxxGbtFrHLVvtwG7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