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3章和第4章的讨论结果,本章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投入进行了经济学评价,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框架测算投资回报情况。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经济战略研究中心(Victoria Institute of Strategic Economic Studies,VISES)开发了健康干预的投资回报研究模型,该模型通过专家同行评议,并在多个不同研究中得到应用。该模型最早开发用于母婴健康 [45] 和青少年健康 [168] 干预相关经济学评价。值得一提的是,该模型已应用于慢性病管理经济学评价,即心血管疾病评价 [44] 和精神疾病干预评价 [169] 。这些研究覆盖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近年来,该方法逐渐应用于更多的国家,如印度和布隆迪 [170] 。
上述研究均包括健康产出模型和经济学评价模型。这些结果均利用“统一健康工具”(One Health Tool,OHT)模拟健康产出。该方法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研发,利用整合的方法来评估成本和健康效益 [45-46,165] 。本研究利用第4章介绍的马尔可夫模型,根据中国公布的数据,以及联合国和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中国人口和劳动力数据,对VISES开发的经济模型进行了调整 [44-45,169] 。
经济学评价中需要确定分析角度,即个人、社会、企业或者保险 [171-173]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目的是为全国居民提供同质化、均等化的服务,受益对象是全社会的个人、家庭以及各类组织。因此,本研究采用与国际同类研究一致的社会视角 [137] 。我们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视为针对高血压患者人群的一项增量干预,其效益包括通过降低冠心病和脑卒中而节省的成本,健康状况增加的劳动力以及由此而提升的劳动生产效率,还有社会效益,这些效益都可以转化为相应的货币形式 [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