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高血压患者管理和血压控制中的作用

高血压患者管理指南明确指出,降低并控制血压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关键 [80-81,33] 。高血压患者管理指南还对降压治疗的证据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改善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包括饮食和身体活动)和使用降压药物。这些指南建议的实施提高了发达国家对高血压作用的认识,并且在改善高血压控制和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8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也遵循这些健康干预指南。

2016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南 [24] 。其中,高血压患者管理规范如下。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义务进行高血压筛查;对所有35岁及以上患者在基层全科医生或其他医生就诊时,必须测量血压开展高血压筛查。将筛查结果告知患者,有助于大幅提高高血压知晓率。

(2)如果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必须对这些患者进行定期(每年4次)随访,记录患者正在服用的药物,并在必要的情况下提供专业帮助,包括监督和提供用药建议 [82]

(3)如果病情恶化,全科医生有义务将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这有助于及时治疗和护理 [83]

(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了全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15] 。在该项目实施之前,我国社区居民或患者倾向于直接去医院就诊,而大医院专科医生能够提供给每位患者的时间有限。此外,医院的临床治疗主要集中于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措施考虑较少 [84]

理论上,高血压患者管理可以改善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多项研究证实这些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效果 [15,66,86] 。近年来,我国多项研究基于大样本调查对高血压的知晓率、管理率和控制率进行了专门分析。2017年的一项研究基于170万社区成人的调查对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进行了分析 [74] 。其他几项研究也基于横断面调查进行了分析 [25,33,86]

然而,上述研究均未探讨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的动态趋势。另外两项研究对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进行了动态趋势分析,且两者均使用了2013年和2015年CHNS数据 [49,87] 。虽然这些研究为制订高血压干预措施提供了良好基础,但均不是针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下高血压患者管理有效性开展的专门研究。如果没有评价相关项目的随机对照试验,就很难对项目提高高血压患者知晓率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

基于通过文献综述获得的数据,本研究使用趋势分析法,以2009年为分界点分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作用。如前述研究所述,知晓率和治疗率是高血压的过程性指标,控制血压是针对高血压采取干预措施的结果性目标。因此,本研究的重点是对高血压控制状况进行分析,详见第3章。 rIH8FjR+ZB+ahtZEnrrcm6cf1YwpTRguPyZdriWgmboJy5YXmmee/izoC/DCe6N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