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6岁,已婚。因“产后6个月余,阴道不规则出血”入院。患者6个月余前顺产后出现阴道异常出血,表现为阴道出血淋漓不尽伴血块、下腹痛,以右侧为甚。
既往史:6年前行左侧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
家族史:无特殊。
月经史:初潮13岁,6~7d/30~50d,经量正常,周期不规律,无痛经史。末次月经:入院前23d。
生育史:G 1 P 1 。
查体:T 36.7℃,P 89次/min,R 20次/min,BP 112/69mmHg(1mmHg=0.133kPa)。内科查体无阳性发现。
专科查体:阴道通畅,黏膜色泽正常,分泌物多、白色稀糊样、无异味;宫颈不肥大、光滑、无接触性出血(触血),宫颈管内无出血;宫体前位,形态大小正常,质软,表面光滑,无压痛。双附件未扪及异常。
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尿常规、尿糖等均未有阳性发现。
经阴道超声检查见图3-1-1。子宫前位,宫体大小为4.4cm×5.7cm×5.0cm,宫腔内查见大小为4.6cm×2.1cm×3.6cm的稍强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内探及点线状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I)=0.43,肌壁回声均匀,未探及明显异常血流信号。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占位。盆腔未见明显积液。超声检查结果:宫腔内稍强回声。
经静脉超声造影见图3-1-2及ER 3-1-1。注入造影剂后17s,宫腔内稍强回声稍晚于子宫肌层增强(图3-1-2A箭头所示),早于子宫内膜增强;注入造影剂后19s,宫腔内稍强回声内可见“向心性”条状增强(图3-1-2B箭头所示),增强早于周边的子宫内膜;注入造影剂后23s,宫腔稍强回声呈团状较均匀增强,增强强度低于肌层,呈低增强(图3-1-2C箭头所示),但高于内膜;注入造影剂后37s,造影剂消退期,宫腔内稍强回声造影剂(图3-1-2D箭头所示)消退慢于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层同步消退。
图3-1-1 常规超声声像图
A.前位子宫的矢状切面(经阴道);B.子宫横切面,显示宫腔内的不均匀稍强回声;C.宫腔稍强回声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内探及点线状血流信号;D.宫腔稍强回声内探及动脉血流频谱,为低阻低速血流;E.双卵巢图像。UT:子宫;MA:肿物;R-OV:右卵巢;L-OV:左卵巢;PSV:峰值血流速度;ED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RI:阻力指数。
图3-1-2 经静脉超声造影声像图
A.注入造影剂后17s;B.注入造影剂后19s;C.注入造影剂后23s;D.注入造影剂后37s。UT:子宫;MA:肿物。
ER 3-1-1 经静脉超声造影动态图
宫腔内稍强回声(疑内膜病变)。
术中宫腔镜见宫腔内多个息肉样物,大小为0.5~1.0cm。
术后诊断:子宫内膜多发息肉。
此病例为子宫内膜息肉,经静脉超声造影有如下特点:①息肉的供血动脉常来自于肌层的弓形动脉分支,因此其造影剂灌注时间与子宫肌层类似,表现为增强稍晚于子宫肌层,消退与子宫肌层同步;而子宫内膜是螺旋动脉供血,因此子宫内膜增强时间晚于内膜息肉,消退早于内膜息肉。②增强早期宫腔内可见自宫壁向内延伸的细条状增强,为息肉蒂部的血管。③宫内息肉增强强度略低于肌层,呈低增强,但高于内膜。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内膜息肉造影剂进入病灶和消退的过程,清晰显示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过度增生,局部腺体及间质增生形成的突出于子宫内膜的赘生物,是最常见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20%~25%的妇女会发生子宫内膜息肉,从育龄期到绝经后均可见。
子宫内膜息肉可单发或多发,通常有蒂,血管通过粗细不等的蒂部相连于子宫肌层子宫动脉分支,不伴内膜肌层交界处的破坏。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症状包括:阴道异常出血、经期延长、不孕等,也可无任何症状,仅于常规体检时发现。
子宫内膜息肉超声表现:内膜回声不均匀,多增厚,其内可见单个或多个稍强回声团,边界清晰,可伴内膜线偏移,团块内部无血流信号或可在蒂部探及少许点状血流信号。子宫内膜息肉由子宫肌层子宫动脉分支发出的滋养血管供应,常规超声受血流速度、病灶大小等多种因素影响,对蒂部血流常常显示欠佳。
子宫内膜息肉与其他宫腔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症状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多有共同之处,很多情况下鉴别诊断存在困难,容易造成误诊。需与子宫内膜增生、宫内残留、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癌相鉴别。
子宫内膜增生致使宫腔线变形不对称时容易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而经静脉超声造影时子宫内膜增生表现同正常内膜,以此可以与子宫内膜息肉相鉴别。
黏膜下肌瘤形状多为圆形,而息肉多为水滴状;肌瘤常伴回声衰减;黏膜下肌瘤可致内膜基底线变形或中断。黏膜下肌瘤造影增强与肌层同步,有时可显示血管蒂,可见环状增强。
子宫内膜息肉与内膜分界明显,而子宫内膜癌分界多不清晰,并常伴有肌层浸润;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息肉血流稀少,而子宫内膜癌常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可探及低阻力型动脉频谱。子宫内膜癌多为内膜区域的快速整体增强,此为重要的鉴别点。
(田 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