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经静脉超声造影技术的检查方法

一、常用超声仪器及造影剂制备

经静脉超声造影需使用具有超声造影功能的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腔内探头频率为5~9MHz;腹部探头频率为2.5~4MHz。检查方式可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造影机械指数(MI)采用低机械指数,一般范围为0.04~0.08;聚焦点置于病灶底部水平;增益调节以二维灰阶背景回声刚刚消失、仅膀胱后壁或盆底腹膜界面隐约可见。如遇个别病例因特殊情况(例如病灶过大、病灶位置较高等)而致图像显示不清,可适当调节参数设置。

使用的静脉造影剂为声诺维(即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每支造影剂内含有59mg的磷脂包裹六氟化硫气体微泡,加入5ml生理盐水后,经混合并持续振荡,最终可抽吸得到4.8ml微泡悬液,微泡的平均直径约为2.5μm。

二、检查途径与流程

(一)检查途径

经静脉超声造影可分以下两种途径:经腹部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

经腹部超声检查(transabdominal scanning,TAS):是妇产科最常用的超声检查途径,可用于所有需要做盆腔超声检查的妇女。优点为:扫查范围广泛,扫查切面与角度灵活,利于盆腔内脏器及其邻近脏器的全貌显示。经腹部扫查盆腔前均要求受检者的膀胱适度充盈。

经阴道超声检查(transvaginal scanning,TVS):是妇产科超声检查的重要途径,已成为有性生活史妇女盆腔超声检查的常规方法。优点为:由于阴道探头频率高,扫查途径更接近盆腔器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子宫、卵巢及盆腔内肿块的细微结构,以利于获得更为丰富和准确的超声图像信息,从而提高超声诊断盆腔疾病的正确率。检查前患者需排空膀胱。

两种检查方法的区别:经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视野更广,但造影图像质量相对较差;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肿物细节观察更清晰,细节分辨率更高,但对肿物整体观察有限。在检查中要根据病灶的大小和位置,选择适合的扫查方法。

(二)检查流程

1.对受检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嘱受检者先排空膀胱(经阴道超声检查)或充盈膀胱(经腹部超声检查)。首先对盆腔内脏器,包括子宫、双侧附件等,进行全面二维灰阶图像检查,发现病变;再对病变进一步仔细观察,内容包括病灶大小、形状、边界、性质、位置、与周围器官组织的毗邻关系等;然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病灶周围及其内部血流情况;最后确定造影观察切面。将前述观察的图像存储于彩色超声诊断仪硬盘内。其中,确定经静脉超声造影时观察的病灶切面需满足以下条件:尽量根据观察目的显示目标病灶,同时能显示部分正常子宫肌层。

2.确定好造影观察病灶切面后,转换至双幅造影模式(设置的造影条件详见仪器设备部分),按照造影剂说明书推荐使用剂量,经患者肘正中静脉(通常选取患者左侧上肢)团注2.4ml六氟化硫微泡悬液,再一次性推入5ml生理盐水;在静脉团注造影剂的同时启动计时器和存储键,动态、连续观察造影图像,直至造影剂注入后2~3min,并存储动态图像于硬盘。造影中观察内容:病灶灌注的造影剂出现时间、造影剂消退时间、造影剂灌注模式、造影剂分布形态和造影剂增强强度等。在整个经静脉CEUS检查过程中,叮嘱患者体位保持稳定不变,并尽量减少呼吸时产生的图像波动。经腹部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均可每次团注2.4ml六氟化硫微泡悬液;在需要时可以再次团注2.4ml六氟化硫微泡悬液,进行第二次观察。 URDAPJRGAC9HYBN6ECHOuH/kHBtUunPAJjFx0T/o3Vdz8EnWvsTJpWCvnf2t+0I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