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设备中的漂浮液主要成分为七水合硫酸镁溶液,其对治疗镁缺乏症患者有特别的好处。精神紧张会造成通过肾的镁含量增多,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排泄,从而导致肠对镁吸收量减少。人或动物在过重的精神压力和紧张环境下容易引起疾病,而镁是治疗这些疾病如周期性头痛、心肌功能失调、高血压和气喘等的“良药”。
美国农业部格兰福克人类营养研究中心所整理出的回顾文献指出,镁的补充对于提升运动表现有很大帮助。作者指出特别是体内缺乏镁的运动员,当适量地给予补充镁时,补足身体所需摄取的量,则可使运动成绩明显提升。
那么我们在下文中重点介绍镁在人体中的分布及对各个系统的作用,以及高浓度硫酸镁溶液浸泡对人体的作用。
镁是人体内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正常成人体内镁的总量为20~28g,平均每千克体重含镁0.3~0.4g,血液中50%~60%的镁以离子形式存在,20%~30%与蛋白质结合,10%~20%的镁与磷酸、柠檬酸、草酸等阴离子结合。
镁作为多种酶的激活剂,参与300多种酶促反应。镁能与细胞内许多重要成分,如三磷酸腺苷等形成复合物而激活酶系,或直接作为酶的激活剂激活酶系。
镁是骨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对促进骨骼生长和维持骨骼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镁与钙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和抑制作用相同,不论血中镁或钙过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反之则有镇静作用。但镁和钙又有拮抗作用,由镁引起的中枢神经和肌肉接点处的传导组织可能被钙拮抗。
低浓度硫酸镁溶液经十二指肠时,可使括约肌松弛,胆汁流出,促进胆囊排空,具有利胆作用。碱性镁盐可中和胃酸。镁离子在肠道中吸收缓慢,促进水分滞留,具有导泻作用。
血浆镁的变化直接影响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但其作用效果仅为钙的30%~40%。在正常的情况下,当血浆镁水平增加时,可抑制甲状旁腺分泌;血浆镁水平下降时,可兴奋甲状旁腺,促使镁自骨骼、肾脏、肠道转移至血液中,但其量甚微。当镁水平极端低下时,反而可使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经补充镁后即可恢复。甲状腺素过多可引起血清镁降低,尿镁增加,镁呈负平衡。甲状腺素又可提高镁的需要量,故可引起相对缺镁,因此对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补给镁盐。
镁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及激活补体,调节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的成熟与功能。镁缺乏可使蛋白质合成下降,降低机体抗病能力及免疫功能,使肿瘤发生率增加。
镁缺乏可造成细胞内钙浓度增高,影响环磷酸腺苷(cAMP)生成,激活膜过氧化作用,产生自由基形成支气管哮喘高敏综合征。镁可直接抑制活性物质,释放致敏物质,临床用于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喘憋性肺炎。
镁是心血管的保护伞,可扩张血管,防止动脉突然收缩,使血压保持稳定;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参与心肌的收缩过程,当心肌中镁含量降低时,可引起心肌坏死。长期以来,镁剂在临床上被用于抢救各种类型心律失常、重症高血压、高血压脑病和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的患者。
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炎等多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引起,应选择抗酸药,镁盐作为抗酸药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服用后能快速持续中和胃酸而不会引起碱中毒及继发性酸分泌增加的现象。
镁剂既能维护肝细胞膜的稳定性,促进肝细胞功能恢复,又能促进胆汁代谢。
镁能促进糖原和能量储存,改善胃肠功能。术后早期应用镁剂使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提前,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较快,术后恢复较快。镁还可治疗腹泻与便秘。
镁也是组成骨的主要成分,镁促进骨、牙齿及细胞形成,是正常骨的细胞间质形成所必需的。镁在骨的矿物质代谢中有关键的调节作用,与钙调激素也有关系。在体内,近70%的镁以磷酸镁和碳酸镁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有研究表明,轻微的镁缺乏能损害矿物质平衡,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镁缺乏和骨质疏松经常同时出现,治疗骨质疏松不仅需补钙,还应同时补镁。
镁代谢与糖代谢相互影响,血糖浓度往往与血镁浓度呈负相关,糖尿病患者血清镁比正常人低,尿镁比正常人高,血镁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负相关,补镁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与血镁呈负相关,低血镁症被认为是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研究证实镁离子与血压有密切关系,血镁浓度与血压呈正相关。研究表明,对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患者全血镁进行测定,其全血镁含量明显低于无左心室肥厚者,揭示镁缺乏可能是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的因素之一。故应用镁制剂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常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可能是镁制剂对血管收缩中枢有抑制作用,同时能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而扩张血管,从而达到迅速降压的目的。
镁具有使神经和肌肉正常动作的功能,因此能协助抵抗忧郁症,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心脏、血管健康等作用。只要稍有缺乏,就会变得暴躁易怒、紧张、对声音敏感、冲动、忧虑、惹是生非。长期缺乏时,可能会使人抽筋、颤抖、脉搏不规则、失眠、肌肉无力、痉挛;脑波图、心电图、肌肉电波图记录不正常。严重缺乏时,大脑所受影响最大,思维混乱、丧失方向感、明显沮丧,甚至精神错乱、产生幻觉。服用适量的镁以后,这些现象会消失。
硫酸镁溶液中的Mg
2+
、
等均为强极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可以通过皮肤的皮下组织及血管而发挥作用。
硫酸镁湿热敷后,使周围血管平滑肌松弛,具有镇静和改善血管及小动脉痉挛的作用,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因其高渗透作用能迅速减轻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从而加速致痛物质的排出,降低局部组织液渗透压,提高血管内晶体渗透压,使水肿局部组织水分子迅速经毛细血管壁回渗到血管内,最终达到迅速脱水、消肿、消炎、止痛的疗效。因此外用热敷硫酸镁有消炎、消肿作用,临床普遍用于治疗静脉炎。
高浓度的硫酸镁溶液局部湿热敷也有助于调节红细胞内离子的代谢及钠泵的转运,能有效消除局部水肿,并作用于周围血管、神经、肌肉,抑制运动神经纤维的冲动,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扩张,从而改善受损骨膜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症的消退,促进组织的修复。
总而言之,硫酸镁溶液从外在的压力、渗透、高渗等有助于损伤急性期的消炎、消肿处理;而通过皮肤的渗透少量被人体吸收后,对人体多个系统及脏器的正常运行也有积极的作用。
(王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