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疗法(hydrotherapy)是利用水的温度、水静压、浮力和水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中水疗分为冲浴法、浸浴法以及水中运动疗法,漂浮疗法属于水疗中的浸浴法,即受试者或患者将全身或局部浸泡水中的一种治疗方法。
水疗按照水温可分为冷水浴(低于25℃)、低温水浴(25~32℃)、不感温水浴(33~35℃)、温水浴(36~38℃)、热水浴(38℃以上)和冷热交替浴(热水 40℃左右,冷水10℃左右);温度对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有很大影响。温度刺激的突然程度、水温和体温之间的差异、被作用的面积、刺激强度、作用的持续时间都会引起机体发生不同的反应。
按照有无溶质成分可分为淡水浴、盐水浴、苏打浴、药浴和臭氧浴等。那么结合前述中漂浮疗法的漂浮液是34~37℃的七水合硫酸镁溶液(MgSO 4 ·7H 2 O),故漂浮疗法属于水疗中的不感温水浴(33~35℃)、温水浴(36~38℃)合并盐水浴。
水具有热容量大、导热性强等特性,又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水能与身体各部密切接触,又是传递冷热刺激极佳的一种介质,因而水的治疗作用有温度刺激、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尤以温度刺激作用最为显著。水与人体作用面积和皮肤温度相差越大,刺激越突然,反应就越强烈。全身浸浴时,人体受到静水压作用可使血液重新分布。静水压和活动通常能减轻由于废用所造成的水肿,通过感觉和看到自己所进行的运动,能增强本体感受器的刺激,因此说水“增强了感觉能力”。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可溶解多种化学物质,通过水中溶解的化学药物进行治疗,既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又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对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均具有明显的功能促进作用,从而达到相应的康复治疗效果。
水疗是一种增强心身健康的理想的活动模式,通过水中含有的矿物质和水的温度能达到缓解人体疲劳,放松身体和保健身体的作用。浸浴治疗是指将身体的局部或全身浸浴在不同温度的水中,通过水的刺激来引起局部或全身一系列生理性反应的治疗方法。
在漂浮液中,由于浮力的作用,肌肉、骨骼负荷很轻,使肌张力降低,能解除肌肉疲劳。人的主动肌和拮抗肌达到平衡,膝关节和肘关节也有所放松。当外部的力量和刺激基本消失时,唯一剩下的力量就在于内部——就是那些存储在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力量,还有身体维持在地球重力场的力量。漂浮的深度放松,使得肌肉得到在其他环境下得不到的一种休息和修复机会。所以漂浮浴疗法对于某些运动系统疾患,如慢性关节炎、腰腿痛、肌萎缩、局限性肌强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有较好的医疗康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