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概述

炒鸡内金为中药鸡内金的临床常用炮制品,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砂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立即剥下内壁,洗净,干燥。照清炒或烫法炒至鼓起。味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之功,临床上常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鸡内金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丹雄鸡”名“肶胵裹黄皮”。《本草纲目》载“膍胵裹黄皮,一名鸡内金。膍胵音睥鸱,鸡肫也。近人讳之。呼肫内黄皮为鸡内金”。《本草图经》云:“鸡之类最多,丹雄鸡、白雄鸡、乌雄雌鸡,头、血、冠、肠、肝、胆、里黄、脂肪、羽翮、肋骨、卵黄白、屎白等并入药。”鸡经过长期饲养选育后,形成许多品种,虽体形大小、毛色不一,均称家鸡。全国各地均有饲养,故鸡内金全国各地均产。

鸡内金最早加工处理方法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刘涓子鬼遗方》,有“㕮咀”描述,《集验方》称要“烧存性”,说明此时已有烧制法;唐朝时期,鸡内金的炮制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煮汁”“治下筛”“蒸”“暴干”“阴干”“炙”等方法;至宋朝,为了适应临床不同治疗目的,又新创了“细剉”“洗净”“焙”“研”“麸炒”等方法;元、明、清时期,又发明了“煅”“制”“酒炒”等制法。鸡内金现代没有一个明确的理化标准及含量指标,故各省对鸡内金的炮制各行其法,《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大辞典》等法定炮制规范均规定鸡内金用砂炒法。《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规定用清炒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共收载了清炒、砂炒、醋炒3种炮制方法。即各省对鸡内金的炮制规定主要有生用、醋炒、砂炒、炒焦、炒黄等5种。 m6dxwQjh4fWCtMEIDgg9BvhDH9e1bx5l38++acNeMGlyqQ+9ggwlwl1z7b8govR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