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迟以候脏 其象呼吸之间,脉仅三至,去来极慢。

迟为阴盛阳虚之候,阳不胜阴,故脉来不及也。居寸为气不足,气寒则缩也;居尺为血不足,血寒则凝也。

凡脉迟,为寒、为虚。兼浮,表寒。兼沉,里寒。

左寸 心上寒、精气多惨。

左关 筋寒急、胁下痛、手足冷。

左尺 肾虚便溺、女人不月。

右寸 肺感寒,冷痰、气短。

右关 中焦寒,脾胃伤冷物。不食,食不化。兼沉为积。

右尺 脏寒泄泻、小腹冷痛、腰脚重。

迟而细软为微

其象极细而软,若有若无,多兼于迟,按之如欲绝。

微为久虚血弱之候,又主阴寒或伤寒蓄热在里,脉道不利,亦有微细濡弱,不可为寒者,当以标本别之,总之气血微脉即微。

凡脉微,为虚弱,为虚汗,为泄泻,为少气,为崩漏不止。兼浮,阳不足,必身恶寒冷。兼沉,阴不足,必脏寒下利。

左寸 心虚忧惕、荣血不足。

左关 胸满气乏、四肢恶寒、拘急。

左尺 男子伤精尿血,女子崩漏败血不止或赤白带下。

右寸 上焦寒、痞痛、冷痰凝结不化、中寒少气。

右关 胃寒气胀、食不能化、脾虚噫气、心腹冷痛。

右尺 脏寒泄泻、脐下冷痛。

迟而无力为弱

其象极软而沉细,怏怏不前,无息以动,按之如欲绝,略举手即无。

弱为阳陷入阴,精气不足之候,亦主筋。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脉弱以涩,是为久病;阳浮阴弱,应为血虚筋急、恶寒发热之病。老得之顺,壮得之逆。

凡脉弱,为痼冷,为烘热,为泄精,为虚汗,为元气亏耗,为痿弱不前。

左寸 阳虚心悸、自汗。

左关 筋痿无力,女人主产后客风面肿。

左尺 小便频数、肾元虚、耳鸣或聋、骨肉间酸疼。

右寸 身冷多寒、胸中短气。

右关 脾胃虚、食不化。

右尺 下焦冷痛、大便滑泄不禁。

迟而有力为缓

其象比浮而稍大,似迟而小疾,一息四至,来往纡缓,呼吸徐徐。

缓为气血向衰之候。若不沉不浮,从容和缓,乃脾家之正脉。四季亦为平脉,非时即病。和缓而匀,无浮沉徐疾微弱之偏,即为胃气脉。

凡脉缓,为风,为虚,为痹,为弱,为疼。在上为项强,在下为脚弱。兼浮,感风。兼沉,血气弱。

左寸 心气不足,怔忡、健忘。亦主项背拘急而痛。

左关 风虚眩晕、腹胁气结。

左尺 肾元虚冷、小便频数、女人主月事过多。

右寸 肺气浮、言语短气。

右关 胃弱、气虚。兼浮,脾虚。

右尺 下寒脚弱、风气秘滞。兼浮,肠风泄泻。兼沉,小腹感冷。

迟而时止为结

其象来时迟缓,时一止,复又来。

结为阴独盛而阳不能相入之候,此为阴脉之极。按之累累如循长竿曰阴结,蔼蔼如张车盖曰阳结,又有如麻子动抽、旋引旋收、聚散不常之结,此三脉,名虽同而实则异。

凡脉结,为亡阳,为汗下,为疝瘕,为癥结,为老痰滞结,为气血凝结,为七情郁结。内为积聚,外为痈肿。兼浮,寒邪滞结。兼沉,积气在内。

又为气,为血,为痰,为饮,为食。盖先因气寒脉缓,五者有一留滞其间,因而为结,故仲景谓促结皆病脉。 t0wv2L5QXaOdHyiYf1C5Vpo/lqYBy31m08xFj581aYEr3WxoBq/y+eOLLzyWAXB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