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浴是以各种形式的水流或水射流在一定压力下冲向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水治疗。冲浴治疗具有机械刺激和温度刺激双重作用。
直喷浴、扇形冲浴、冷热交替浴、雨样冲浴、针状冲浴、雾样冲浴、周围淋浴、上行冲浴。
低压冲浴(约1个标准大气压)、中压冲浴(约2个标准大气压)、高压冲浴(约3个标准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101.325kPa)。
1.清洁效应,移除碎屑和分泌物,通过对烧伤残余创面的清洗,促进创面愈合。
2.肌肉骨骼效应提高神经兴奋性,有助于促进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
3.神经系统效应放松,镇静作用,有助于促进睡眠。
所用水温多高于或低于人体温度,温热与寒冷刺激可使人体产生性质完全不同的反应,对寒冷刺激的反应迅速、激烈;而对温热刺激的反应则较为缓慢,不强烈。水温与体温之间差距愈大,反应愈强、温度刺激范围愈广面积愈大则刺激愈强,作用的持续时间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与反应程度成正比,如寒冷刺激在短时间引起兴奋,长时间后可致麻痹,温度刺激重复应用则反应减弱,因此在水治疗时应逐渐增加刺激强度,以维持足够的反应。
①静水压力刺激:静水压力影响血液循环,压迫体表的血管和淋巴管,可促使体液回流增加,引起体内的体液再分配。②水流的冲击刺激:冲浴、直喷浴、针状淋浴均能产生很大的机械刺激。临床采用2~3个标准大气压的定向水流冲击人体,此时机械刺激作用占优势,而水温可能较低,但能引起明显的血管扩张,并兴奋神经系统,如图3-2-1、图3-2-2所示。
图3-2-1 水流的冲击刺激
作用原理:机械刺激
图3-2-2 针状冲浴法
(1)直喷浴:
适用于肥胖症、神经抑制过程占优势者、功能性不全麻痹及肌张力低下者。
(2)冷热交替浴:
适用于肥胖症、肌肉萎缩、功能性不全麻痹、慢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3)雨样冲浴:
适用于身体衰弱者、神经官能症、肌痛或结束治疗,以提高兴奋性。
(4)雾样冲浴:
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兴奋型神经官能症和身体虚弱者。
(5)周围淋浴:
适用于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疲劳综合征等。
(6)上行冲浴:
适用于痔疮、脱肛、前列腺炎、盆腔炎、膀胱炎、妇科疾病。
冲浴法适用于烧伤后残存创面且不适宜转移体位的患者,如图3-2-3所示,选取何种冲浴方法需要根据患者创面情况确定。
图3-2-3 烧伤冲浴流程
A.冲浴前准备;B.拆取创面敷料;C.创面冲浴治疗
急性传染病、恶病质、主动脉瘤、高血压、活动性肺结核、心脏功能不全、动脉硬化等。
采用专门的喷淋及雾浴产生装置。
1.采光良好,有足够的自然光线。
2.通风;恒温恒湿,22~28℃为宜,相对湿度不超过75%,安装温度计和湿度计。
3.冬天保暖,有热水供应系统。
4.管道口径大小适宜,进水管7.6~10.2cm,排水管10.2~15.2cm。
5.治疗师做好防护,穿长筒水鞋、雨衣,戴口罩,治疗结束后对雨鞋和雨衣消毒。
6.病情不稳定患者准备血压计、急救药品。
7.水疗室的用具要用1%过氧乙酸或0.05%消毒氯己定等严格感染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自来水。
0.05‰~0.1‰苯扎溴铵溶液,生理盐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
1.操作人员按医嘱调好水温及水压,先开冷热水进水开关,再开下水开关,调好水温,使温度达到医嘱要求。打开冲浴治疗开关,关闭下水开关,调节水压。
2.患者入浴时应戴防水帽,进行直喷浴及扇形浴时,患者应在距操纵台2.5~3m处,禁止水直射头部、前胸及会阴部。
3.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出现头昏、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全身无力等症状时,应停止治疗。
4.治疗结束后,先打开下水开关,此时冲浴不再喷射。
5.让患者出浴,用毛巾擦干皮肤,休息20~30min。
6.注意保护仪器,防止生锈。
令患者脱去衣服,头戴防水帽,立于操纵台前2.5~3m处,背向操纵台。操作人员以密集水流直接喷射向患者。喷射顺序:由背部开始,向肩、再向背,直至足部,水柱要不断的移动,均匀喷射背部和四肢,再进行两侧面喷射,侧面喷射时,叮嘱患者侧向转身,将手上举,操作人员用散开的水流喷射胸腹部,到下肢时再用密集水流。水温由35℃→28℃→25℃递减,水压由1→1.5→2→2.5个标准大气压递增。治疗结束后,用已消毒的干毛巾擦干患者身体,并做保暖措施,休息20~30min。
令患者脱去衣服,头戴防水帽,站在操纵台前2.5~3m处。先背向操作人员,操作人员用右手拇指按压喷水口,使水流成扇形射向患者,自足到头2~3次。让患者按顺序转动身体,患者转动顺序:背位-侧位-前侧-侧位,每侧身体自上而下喷射2~3次,2个循环后结束治疗。时间2min,水温28~33℃,水压1.5~3个标准大气压。用已消毒的干毛巾擦干患者身体,并做保暖措施,休息20~30min。
为直喷浴的一种特殊形式,使用两种不同水温的水枪交替喷射的疗法。热水温度40~45℃,冷水温度20℃,两支水枪水压相同。令患者脱去衣服,头戴防水帽,站在操纵台前2.5~3m处,先用热水喷射15~30s,然后用冷水喷射10~20s,重复3~4次,最后用热水结束治疗,治疗结束后,皮肤应有明显充血反应,时间为3~5min,隔日治疗1次,12~15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用已消毒的干毛巾擦干患者身体,并做保暖措施,休息20~30min。
为下行淋浴,这是一种固定于离地面2m处数个多孔喷头,喷射出雨样水流,其水流较细,刺激作用较小,主要为温度作用。
雨样冲浴的一种变型,喷射口较大,应用2~3个标准大气压进行治疗,喷成一簇针状水流,刺激性大,引起患者身上针刺样感觉。
水流经过特制雾样喷头,变成微小水滴,落到人身上有一种微风吹拂的感觉,刺激作用更小,有安抚镇静的作用。
是由4~12根垂直于水平面的管子围成多半圆形。管子上开有直径1~1.5mm的小孔,小孔间距离3mm,通过这些小孔从四周向中央喷射分散的细水流,头部高处安装雨样冲浴喷头。患者站在中央,受到来自四周和上部的水流喷射。有时还加上上行冲浴一起施行。水温33~36℃,压力2~2.5个标准大气压,治疗时间为3~5min。
由坐位固定装置和下方与操纵台相连的喷射孔向上的喷头共同组成。在一定压力下以分散水流,喷射患处。水温15~40℃,应根据病情而定。褥疮用低温,膀胱炎、盆腔炎等用高温,治疗时间为3~8min。
1.控制好水温,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造成患者的刺激或烫伤等不良情况。
2.调节好水流速度,避免造成疼痛等不适,宜循序渐进由慢到快提高水流速度,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注意医院感染防护,严格按照医院感染规定执行,治疗时穿隔水衣、橡胶手套和口罩。
4.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患者出现紧急状况时,及时通知医生,或直接采取急救措施,以免耽误病情。
(王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