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人把夜间睡眠时突然发作的腿抽筋,当做是骨质疏松的症状,对此,“骨质疏松”表示比窦娥还冤。如果非要将二者扯上关系的话,倒是能和钙扯上一点点关系。
腿抽筋,俗称“吊脚筋”,医学上称为腓肠肌痉挛,是神经肌肉异常兴奋引起的小腿肌肉不自主、无征兆的过度收缩。发作时肌肉呈明显压榨样收缩,疼痛难忍,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后逐渐缓解,可残留局部痛感。
老年人易发生腿抽筋的主要原因是下肢动脉硬化,下肢血液供应减少,加上夜间睡眠时下肢容易受凉而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腿部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小腿肌肉不自主地突然收缩。
老年人夜间易发生腿抽筋还与其夜间血钙水平较低有关。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离子起着重要作用。老年人由于钙吸收能力下降,夜间血钙水平较低,肌肉就容易兴奋而出现痉挛。
首先,要注意夜间睡眠时下肢的保暖,如穿棉毛裤和袜子,被褥应宽大一些,在冬天还应垫上较厚的棉花垫。睡前用热水泡脚并做适当按摩,可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减少夜间腿抽筋的发生。
其次,要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并坚持服用钙片。晚餐后服用钙片有助于纠正老年人夜间入睡后的低钙血症。
第三,要戒烟,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不仅会诱发血管硬化、血管收缩,而且可影响机体对钙的吸收。
第四,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要注意坚持散步、慢跑和打太极拳等运动,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第五,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改善脂质代谢的药物、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并积极防治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
老年人如出现腿抽筋,可立即坐起,把腿伸直,然后用双手用力把脚尖往后扳,并坚持数秒钟,常可见效。
也可立即离床下地走动,或用拇指和食指分别按压脚后跟,并用力上下揉搓痉挛的肌肉,均有助于缓解腿抽筋。
一般来说,夜间偶尔发生腿抽筋,对健康危害不大。但经上述处理后,腿抽筋仍然反复发作,就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以排除低钙血症、脑卒中和癫痫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