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睑腺炎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类眼睑疾病。是睫毛囊、Zeis腺或Moll腺的感染。该病很多情况下不能控制进展,最后形成脓肿。若待其自行破溃或单纯切开,比较容易留下瘢痕,影响外观,严重的会造成倒睫,引起角膜损伤甚至影响视力。因此,笔者采取局部切开清创,显微缝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了瘢痕形成,减少对儿童外观及心理的影响。
1.局部麻醉,年龄小不配合者可行全身麻醉,消毒铺巾。
2.睑板腺夹固定脓肿部位,防止出血。
3.显微镜下于病变中央部位,平行于睑缘切开溃烂皮肤,彻底清理脓肿和坏死组织。
4.10-0尼龙线显微缝合切口,局部涂抗生素膏包眼。
1.显微镜下切开时,要尽量保留皮肤,切口应平行于睑缘。
2.应用睑板腺刮匙和显微剪刀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3.用10-0尼龙线仔细缝合,跨距要大一些,缝到相对健康的组织,防止豁开。
患儿,男性,5岁。上睑外睑腺炎1周,局部皮肤面破溃,行皮肤面切开清创缝合术,术后1周时切口愈合良好,拆除缝线。术后1个月复诊仅可见轻微痕迹(图3-1-1)。
图3-1-1 睑腺炎外观及手术效果
A.从皮肤面破溃的睑腺炎;B.切开清创10-0尼龙线缝合后1周,愈合良好;C.拆线后早期效果,仅可见轻微痕迹。
自体结膜瓣覆盖术对控制角膜感染,促进角膜溃疡愈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首先,结膜瓣覆盖起到了机械性保护创面的作用,避免瞬目时眼睑摩擦角膜,有助于加速修复过程。其次,结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可将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运送到角膜表面,提高局部抗感染能力及上皮愈合能力。对于感染性角膜炎,结膜还可促进药物进入角膜基质,提高病灶中的药物浓度。但如果手术方法不当,术后很容易发生结膜瓣后退或脱落,影响治疗效果。此处总结了一些关于结膜瓣覆盖术的实用手术技巧,可以有效减少结膜瓣脱落和后退的发生,提高结膜瓣覆盖术的成功率。
1.常规术前准备,局部麻醉,消毒铺巾。
2.清除角膜感染灶表面的坏死组织,制作创面。
3.根据病变位置及大小选择邻近结膜组织制作结膜瓣,分离结膜与筋膜囊,充分松解游离结膜瓣,使其无张力。
4.用10-0尼龙线将结膜缝合于角膜创面,将线头包埋至角膜基质内,局部加压包扎3天以上,使之恢复血运。
5.血运恢复后,开放点眼治疗。
1.清创,刮除病变区角膜上皮及坏死病变组织,暴露出周边相对健康的角膜组织,这样结膜瓣较容易与角膜愈合。
2.结膜瓣要充分松解游离,能够无张力放置在病变区域,然后再缝合。
3.尽量制作成桥状结膜瓣,其血运较舌状瓣更好,成活率更高。
4.分离结膜瓣要薄,尽量不带筋膜囊,以尽快恢复血运,促进愈合。
5.采用10-0尼龙线,以减少对角膜本身的损伤。
6.缝合跨距应相对大一些,并从较健康的角膜出针,防止坏死的角膜豁开。
7.线结要打紧并包埋到角膜基质内,否则会出现局部糜烂、线结松脱、结膜后退等情况。
8.术前应告知患者术后早期可能影响外观。
患者,女性,30岁。左眼神经麻痹性角膜炎,长期暴露,下方角膜溃疡迁延不愈合。视力0.1,矫正不提高,行左眼结膜瓣覆盖术。术后2个月溃疡灶完全愈合,患者视力恢复至0.25(图3-1-2)。
图3-1-2 结膜瓣覆盖手术效果
A.下方及颞侧角膜溃疡;B.利用桥状结膜瓣覆盖病变角膜;C.术后2个月,结膜瓣在位,变薄。
(李绍伟 刘 畅 梁伟彦)
[1]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4.
[2]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18.
[3]KHODADOUST A,QUINTER A P. Microsurgical approach to the conjunctival flap. 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2003,121(8):1189-1193.
[4]ZHONG J,WANG B,LI S,et al. Full-thickness conjunctival flap covering surgery combined with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for severe fungal keratitis. Experimental & therapeutic medicine,2018,15(3):2711-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