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先生,28岁,因“间断咯血3年加重1日”来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接诊后全科医生应该思考:
(1)为了获得咯血症状更多的信息,病史应询问哪些问题?
(2)重点的体格检查有哪些?
(3)如何评估?尤其需要注意哪些预警症状?
(4)采取何种治疗措施?有什么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是否需要转诊?
咯血是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及肺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咯出。咯血量多少依病因和病变性质不同而异,少则痰中带血,多则大量咯血。
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100ml。
中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100~500ml。
大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500ml或一次咯血量>100ml。
应注意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咯血量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对于咯血量的估计除了出血量以外还应当考虑咯血的持续时间、咯血的频度以及机体的状况,综合考虑咯血的预后和危险性。
咯血的病因较多,涉及全身多个系统。按照解剖部位可分为支气管、肺、心脏及全身性疾病或其他系统(器官)疾病;按照病因可分为支气管-肺和肺血管结构异常、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因素等;按发病机制又可分为支气管性、肺源性及肺血管性、血液系统疾病性、血管炎等。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气管支气管结核、支气管结石、原发支气管肺癌、良性支气管腺瘤、支气管囊肿等。
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肺真菌病、原发性或转移性肺癌、肺寄生虫病、尘肺、特发性含铁血红素沉积症等。
心脏瓣膜病、肺梗死、肺动脉高压、肺隔离症、肺动静脉瘘、急性左心衰竭、二尖瓣狭窄、心房黏液瘤、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血小板减少、白血病、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抗凝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综合征、韦格纳肉芽肿病、抗血小板药物及毒物等。
在我国,咯血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肺脓肿等。其中青壮年多见于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老年人则多见于肺结核和支气管肺癌。大咯血多见于支气管扩张、空洞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心源性肺水肿。此外,虽经详细检查仍有20%的咯血者病因难以明确。
重要提示
(1)首先确定是否为咯血,需与口、咽和鼻部出血以及上消化道出血鉴别。
(2)确定咯血量及生命体征。
(3)确定咯血的病因和部位,鉴别是呼吸系统还是心血管或全身出血性疾病。
(4)注意咯血起病急缓、咯血量、次数和时间、咯血的颜色和性状。
(5)注意少见疾病,如肺真菌病、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支气管结石等。
1.估计咯血量,有无窒息,判断其危重程度,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2.有无危险信号 ①精神状态改变;②低血压;③呼吸困难;④心动过速;⑤乏力;⑥胸痛;⑦面色苍白;⑧皮肤湿冷。
3.根据咯血量、病程、伴随症状、相关检查,寻找出血原因,明确原发病。
(1)咯血发生急缓,咯血量、性状,病程。
1)咯血量:痰中带血,见于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中量咯血,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二尖瓣狭窄;大量咯血,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空洞、慢性肺脓肿等疾病以及二尖瓣重度狭窄。
2)咯血的性状:空洞性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支气管扩张患者,咯血颜色多为鲜红;大叶性肺炎可见铁锈色痰;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可见砖红色胶冻样血痰;肺淤血者咯血一般为暗红色;左心衰竭肺水肿患者常咳出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血痰;肺栓塞时常咳黏稠暗红色血痰。
3)病程:起病急,考虑肺炎和传染病。慢性反复咯血,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空洞、心血管疾病等。
(2)伴随症状:可提示咯血原因和原发病。
1)伴发热:常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梗死、流行性出血热等。
2)伴胸痛:常见于肺栓塞、肺癌和肺炎。
3)伴脓痰:常见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癌并发感染等。
4)伴呛咳:可见于气道异物、气道肿瘤、支气管肺癌。
5)伴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
6)伴血尿或尿量明显减少:应考虑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伴其他症状:包括心悸、出冷汗、烦躁不安或恐惧感等。
需要关注可能引起咯血的疾病,包括慢性肺部和心脏疾病(如COPD、支气管扩张、结核、囊性纤维化、心力衰竭等);是否患过百日咳、麻疹等;有无口、咽、鼻、喉疾病史;有无消化道疾病史;近期有无内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
从事何种工作;有无职业性粉尘接触史;是否到过牧区、疫区、接触过野鼠;是否生食海鲜;是否吸入异物;是否吸烟及吸烟量;月经史。
(1)年幼者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
(2)儿童慢性咳嗽伴少量咯血和低色素性贫血,须注意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3)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咯血,以青壮年患者多见。
(4)成年女性反复咯血,须除外支气管结核和支气管腺瘤。
(5)女性患者于月经期呈周期性咯血,须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替代性月经的可能性。
(6)有长期大量吸烟史者应警惕肺癌。
(7)从事有害粉尘作业者有患尘肺并引起咯血的可能。
家属是否有人患结核或持续咳嗽。
应用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或溶栓剂。
生命体征需要关注发热、心动过速和呼吸急促。需要注意患者全身体征(如恶病质)和患者呼吸窘迫的程度(如使用辅助呼吸机、缩唇呼吸、烦躁、意识水平下降)。
(1)皮肤黏膜:
皮肤和黏膜检查瘀斑、瘀点,毛细血管扩张。
(2)口咽和鼻咽部检查:
鼻腔和牙龈是否有出血。
(3)淋巴结:
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
(4)胸部:
需注意呼吸音的对称性,湿啰音、喘鸣音和哮鸣音,肺实变的体征(如叩诊浊音、支气管呼吸音)。心脏心界、心率及病理性杂音。
(5)全身其他部位:
贫血与咯血量不成比例,应考虑尿毒症性肺炎或合并尿毒症;杵状指/趾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及肺癌;男性乳房女性化支持肺转移癌;黏膜及皮下出血者要考虑血液病。除非大咯血危及生命,少至中量咯血通常不会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但是如果患者有焦虑,可出现心动过速、呼吸频率加快;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肺癌患者常有明显的体重减轻。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尿检中有无红细胞、白细胞;粪便隐血等。
痰涂片和培养,查找结核分枝杆菌、细菌、癌细胞、肺吸虫卵、真菌等。
胸部X线片、胸部CT。
可找出出血部位和明确病变性质或局部止血治疗。
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疑似支气管动脉出血如支气管扩张等,可考虑此项检查。
疑似肺动脉疾病,如肺栓塞、肺动静脉瘘可考虑此项检查。
包括超声心动图、骨髓检查、免疫系统检查等。
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止血、病因治疗、预防咯血引起的窒息及失血性休克等。
(1)应尽可能卧床休息,大咯血患者更应该绝对卧床休息。
(2)出血部位明确者应采取患侧卧位,呼吸困难者可取半卧位,缺氧者给予吸氧。
(3)安慰患者以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必要时给予小剂量镇静剂,如地西泮2.5mg,每日2~3次,或5~10mg肌内注射,心肺功能不全或全身衰竭咳嗽无力者禁用。
(4)原则上咯血患者不用镇咳药物,鼓励患者将血痰咳出。频繁剧烈咳嗽后发生咯血者,考虑咳嗽可能为咯血原因时可给予可待因15~30mg,每日2~3次;或给予含有可待因的复方制剂,如止咳糖浆10ml,每日3次;或右美沙芬15~30ml,每日3次。禁用吗啡,以免过度抑制咳嗽引起窒息。
(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加重出血。
(6)患者的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大咯血期间应禁食,禁食期间应给予足够的热量,以保持体力。
(1)作用于肺血管的药物
1)垂体后叶素:
5~10U垂体后叶素溶于20~40ml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注射,10~20U垂体后叶素溶于250~500ml液体中缓慢静脉滴注,维持0.1U/(kg·h),直至咯血停止后1~2日停用。不良反应: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便意、过敏反应,血压升高。禁忌证: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孕妇。如非妊娠者可改为不含有加压素的催产素10~20U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起效后改为每日1次,维持3日,可明显减少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2)酚妥拉明:
10~20mg酚妥拉明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5~7日。不良反应:心率增快,血压下降。
(2)一般止血药
1)氨基己酸:
将4~6g氨基己酸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2次/d。
2)酚磺乙胺:
酚磺乙胺0.25~0.50g,肌内注射,每日2次;或将0.25g的酚磺乙胺加入25%的葡萄糖溶液40ml中静脉注射,每日1~2次,或酚磺乙胺1~2g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3)氨甲苯酸:
100~200mg的氨甲苯酸加入25%的葡萄糖溶液20~40ml,缓慢静脉注射,每日1~2次;或将200mg的氨甲苯酸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
4)巴曲酶:
是由蛇毒中分离提纯的凝血酶,可以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成人每日用量1~2kU。
5)其他药物:
肾上腺色腙2.5~5mg,口服,3次/d;10mg肌内注射,2次/d;维生素K 1 10mg肌内注射,2次/d;云南白药:0.3~0.5g,口服,3次/d。
当考虑有肺部感染时应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常规治疗无法控制的大咯血,积极转院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或经支气管镜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1.大咯血及曾有咯血窒息者立即转诊。
2.中等量或大咯血,止血药物应用后仍有出血者。
3.诊断不明,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咯血原因。
4.胸部X线片发现肺内占位性病变。
5.疑为心血管、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咯血者。
贺先生,28岁。
主观资料(S)
间断咯血3年加重1日。
患者近3年间断出现咯血,发作无特殊季节规律,感冒受凉后易诱发,每次发作时痰多血少,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缓解。1日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的同时咯血加重,痰少血多,为鲜红色,每日量约60ml。无发热及大量黄脓痰,无胸痛,无喘憋、心悸、出汗,因咯血量增加就诊。
其他:幼时患过百日咳。否认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心脏病等病史。无吸烟史及粉尘接触史。
客观资料(O)
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9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6/82mmHg。咽无充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中下肺吸气末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律齐,心率92次/min,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无明显杵状指,贫血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进行的辅助检查结果如下:
①血常规:WBC 10.3×10 9 /L,N% 81%,Hb 142g/L,PLT 162×10 9 /L;②胸部X线片:右中肺及右下肺下肺纹理增多,粗乱并可见蜂窝样或卷发状改变。
综合评估(A)
1.诊断 右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的发病年龄早,无刺激性咳嗽及心脏病史,可除外肺癌、心功能不全等疾病所致的慢性症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见于吸烟男性,咳嗽、咳痰为反复发作性,加重时可以伴有咯血,但出血量不大,可以除外。肺结核患者除咳嗽、咳痰和咯血外,常伴随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该患者年轻,需进一步检查排除。该患者幼年百日咳病史,反复咯血,结合胸部X线片考虑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2.患者长期咳嗽、咳痰,并出现咯血症状,无贫血,但仍对患者心理造成较大影响,精神比较紧张。
处置计划(P)
1.消除紧张情绪,鼓励其将血咯出。避免热食,保持大便通畅。休息,祛痰,避免受凉,观察体温和咯血情况。
2.患者白细胞升高,可考虑抗感染治疗。选择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待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回报后适当调整抗生素。
3.小量咯血可给予一般的止血治疗,如口服止血药物,如肾上腺色腙(安络血)5~10mg,3次/d;云南白药0.5g,3次/d等。
4.转诊 如出现大咯血或经过治疗反复咯血不止者需转院;建议查胸部CT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
重要提示
(1)首先明确是否咯血。
(2)根据咯血量进行分类,并确定引起咯血的可能病因。
(3)咯血常见的病因是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和肺癌,其他病因有支气管扩张、肺栓塞、真菌感染等。
(4)咯血患者应做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进行胸部CT检查。
(5)年龄超过40岁、吸烟、既往有肿瘤病史、咯血持续1周,即使影像学检查无异常,也建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6)如果胸部影像学检查和/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未见异常,则考虑进行耳鼻喉评估寻找上呼吸道出血的根源。
(王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