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39岁,因“反复头痛3年,再发2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接诊后全科医生应该思考:
(1)病史应询问哪些重点?体格检查有哪些?
(2)基层医疗机构有哪些现有的、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协助诊断?
(3)如何评估患者目前的状况?采取何种治疗措施?
(4)什么情况下需要转诊?
头痛(headache)是临床常见症状,是指位于眼眶耳孔基线以上的疼痛。头面部血管、神经、脑膜、静脉窦、头面部皮肤、皮下组织、黏膜构成头部痛敏结构,当其受到机械牵拉、化学、生物刺激或内环境发生改变引发头部疼痛。
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丛集性头痛,但仅根据一至两次的发作难以鉴别原发性头痛的类型,多次发作则易于鉴别。
多发于50~75岁,女性好发。常有发热、无力等前驱症状,一侧或双侧颞部剧烈头痛,呈灼烧或锤击样,向头顶或枕部放射,夜间或咀嚼可加重,颞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沿颞动脉触痛和视力障碍;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可临床确诊。
枕大神经、三叉神经、眶上神经和耳颞神经等,均可因受寒、感染或外伤引起头部神经痛。
(1)急性脑外伤性头痛:
一般需及时行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脑挫裂伤患者外伤性头痛后,除大脑功能发生改变外,还可有脑组织水肿、出血、撕裂、多数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伤后昏迷时间较长,清醒后头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并伴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如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检查可定位体征,CT检查可见有颅内出血和颅骨骨折等,腰椎穿刺脑脊液呈血性或镜下有红细胞,严重患者可有脑疝症状和体征。
(2)慢性脑外伤性头痛:
是指脑外伤后再次出现的头痛,或脑外伤后头痛一度减轻又逐渐加重的头痛,多由于脑外伤后形成的硬膜下血肿或积液所致。临床表现上有不同程度的颅脑外伤史,头痛呈一度缓解或消失,于3周后又出现头痛且逐渐加重;头痛剧烈时伴恶心呕吐;积液量大时压迫脑实质,可有定位体征。
包括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以及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引起的头痛,该类患者的头痛是由于脑膜炎症、颅内压升高引起的。
根据体位性头痛的典型临床特点,必要时行腰椎穿刺,测定脑脊液压力降低(<70mmH 2 O)可以确诊。
因脑部缺氧引起。头痛多伴神经衰弱表现,有高血压者则有高血压头痛特点,并有轻微神经系统损伤体征,眼底和心脏等有动脉硬化征象和血脂增高等。
高血压患者如血压骤升而致脑部小动脉痉挛,发生急性脑水肿,可因急性颅内压增高而产生剧烈头痛,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痉挛、出血、渗出等。多见于尿毒症和子痫等。
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可引起鼻源性头痛,头痛50%以上时间发生在白天,上午为重,夜间显著减轻,向前屈身、低头、身体突然晃动、摇头及胸腔压力增高时头痛加重。
急慢性中耳炎、牙痛、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咽癌,表现为由病变部位放射引起的疼痛,凡头痛局限于一侧,呈持续进行性发展,无论有无明显耳鼻喉症状均应详细进行专科检查。
(1)不明原因头痛:
无明显的发作性和特异的伴发症状。此类多为全身性疾患导致颅内外血管扩张引起,如感染、中毒、高热、高血压、各种缺氧状态(脑供血不足、心肺功能不全、贫血、高原反应)以及低血糖等。原发病可诊断。
(2)颅内动脉瘤引起的头痛:
多发于中老年,发作表现类似偏头痛,疼痛一般固定在一侧,疼痛无周期性,部分患者可出现动眼神经麻痹或其他脑神经症状,也可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脑血管造影可确诊。
(3)脑血管畸形:
多在年轻时开始出现头痛,可有癫痫发作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史,脑血管造影可确诊。
头痛的严重程度:采用SNOOP法评估。
S(systemic):全身性症状、疾病或状况(如发热、体重减轻、癌症、妊娠、包括HIV感染的免疫功能受损状态)。
N(neurologic):神经系统症状或异常体征(如意识模糊、警觉性或意识受损、视神经乳头水肿、神经系统定位症状或体征、脑膜刺激征、癫痫发作)。
O(onset):头痛发作是新发(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或突发性(如霹雳样头痛)。
O(other):其他相关情况或特征(如头部创伤,违禁药品使用或毒物暴露,从睡眠中痛醒,Valsalva动作使头痛加重,由咳嗽、劳力或性行为诱发头痛)。
P(previous):既往头痛病史,且头痛进展或发作的频率严重程度或临床特征发生改变。
一旦出现,应引起警惕,及时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
头痛起病的诱因、是否有外伤或药物滥用史、是否有起病先兆、性别、职业、情绪状况。
头痛的次数和发作形式、发生头痛时所处的环境、前驱症状、疼痛的特点(如疼痛部位、性质、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出现的时间,加重、减轻或激发头痛的因素、活动对疼痛的影响、与食物和酒精的关系、女性与月经周期关系)、有无复发性特点、疼痛的缓解经过。
是否伴有发热、头晕、耳鸣、听力减退、恶心呕吐、出汗、口周及四肢麻木、视力改变、平衡失调、精神症状等相关症状。
有无急性感染,有无慢性头痛、中耳炎、颅脑疾病及外伤、心血管疾病、严重肝肾疾病,有无糖尿病等病史,有无晕车、晕船及服药史。
是否有偏头痛家族史。
1.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血压。
2.重点检查头面部和神经系统。注意查看有无皮疹,有无颅周、颈部以及颞动脉、颞颌关节异常。通过意识、语言、神经、运动、感觉和反射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神经系统体征。
3.眼底检查明确有无视神经乳头水肿;并检查脑膜刺激征。
血液检查主要用于排除颅内或系统性感染、结缔组织病、内环境紊乱、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引起的头痛,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生化指标、风湿指标等。
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脑外伤性头痛诊断、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颅内肿瘤引起的头痛诊断。存在上述任何危险征象的患者均应行影像学检查。
在对大脑生理功能进行评判时,可以进行脑电图检查,一般可用于排除包括癫痫在内的脑部其他疾患。
TCD不能鉴别典型和普通型头痛,仅能提供一些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基础依据,发作期普通偏头痛患者平均峰流速(Vm)下降,血管杂音减弱消失。
腰椎穿刺主要用于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脑膜癌病及异常颅压所导致的头痛。突然发生的严重头痛,如果CT正常仍应进一步行腰椎穿刺以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怀疑颅内病变,应首先行CT扫描或MRI等无创检查。
头痛患者应该减少酒、咖啡、巧克力、浓茶等易诱发疼痛的食物,同时饮食清淡,忌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注意勿服用易引起头痛的药物,如避孕药、血管紧张性药物;避免头部着凉,平时注意保暖;调畅情志,避免情绪波动,尽可能减少心理和外在环境的压力;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熬夜,尽量减少剧烈运动;避免感染和头颈部外伤。
包括物理磁疗法、局部冷(热)敷、吸氧等。
(1)镇痛:
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中枢性镇痛药和麻醉性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具有疗效确切、无成瘾性优点,是头痛最常使用的镇痛药,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等。以曲马多为代表的中枢性镇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为非麻醉性镇痛药,镇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镇痛药要强,主要用于中重度头痛和各种术后及癌性病变疼痛等。以吗啡、哌替啶等阿片类药为代表的麻醉性镇痛药,镇痛作用最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这类药物仅用于晚期癌症患者。此外,还有部分中药复方头痛镇痛药,这类药物对于缓解和预防头痛有一定帮助。
1)对乙酰氨基酚:
口服,需要时服用,每次1~2片,每日1~3次。
2)吲哚美辛:
镇痛,首剂量每次25~50mg,继之25mg,每日3次,直到疼痛缓解,可停药;退热,每次6.25~12.5mg,每日不超过3次。
3)塞来昔布:
急性疼痛第1日首剂量400mg,必要时,可再服200mg;随后根据需要,每次200mg,每日2次。
4)曲马多:
口服,每次100mg,早晚各1次。如果镇痛不满意,剂量可增加至每次150mg或200mg,每日2次。
(2)镇静催眠抗焦虑药
1)地西泮
口服:抗焦虑、抗癫痫,每次2.5~10mg,每日2~4次;催眠,5~10mg,睡前服。
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每次10~20mg,必要时4小时后再重复1次。
2)阿普唑仑
口服:抗焦虑,每次0.4mg,每日3次,按需递增,每日极量4mg;镇静催眠:0.4~0.8mg,睡前服;抗惊恐,每次0.4mg,每日3次,按需递增,每日极量10mg。
(3)改善循环
尼莫地平:口服。缺血性脑血管病,每日80~120mg,分3次服用,连服1个月;偏头痛,每日3次,每次40mg,12周为一个疗程。
1.急性剧烈头痛。
2.反复头痛,诊断不明者。
3.头痛逐渐加重、合并异常的神经体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
王女士,39岁。
主观资料(S)
反复头痛3年,再发2日。患者3年劳累及情绪波动后出现头痛,位于双侧头部,持续性紧缩痛,程度不剧烈,无搏动性头痛,无发热,无头晕、恶心呕吐,无言语不利、肢体活动障碍,无皮疹,无意识障碍、肢体抽搐,无鼻塞流涕,无眼部胀痛、视物模糊,日常活动不加重头痛,持续数小时至数日,休息后可缓解。3年来上症反复发作,多于劳累及情绪紧张后出现,性质基本同前,平均2~3个月发作1次,其间曾于上级医院查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日常活动无明显受限。2日前患者因工作压力大再发头痛,程度轻度,性质同前,疼痛无明显加重或缓解。患者神清,精神软,饮食睡眠欠佳,平素大便偏干,2~3日1次,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增减。
其他:平素易紧张,易担心焦虑。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无烟酒嗜好,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客观资料(O)
体格检查:体温36.7℃,呼吸17次/min,脉搏77次/min,血压125/76mmHg,神清,精神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通过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考虑患者“紧张性头痛”,安排以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进行的辅助检查,结果如下:
(1)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甲状腺功能:无异常。
(2)心电图:窦性心律。
综合评估(A)
1.诊断 紧张性头痛(诊断标准见 表2-4-1 )。
2.病情评价 患者中年女性,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考虑病情较轻,无明显伴随症及并发症。
处置计划(P)
1.进一步评估患者心理情况,如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必要时转心理科进一步评估。
表2-4-1 紧张性头痛诊断标准
2.患者头痛程度不剧烈,且既往有类似发作,暂不予药物治疗,嘱放松心情,调畅情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必要时可予阿米替林、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3.非药物治疗同上述,重点关注调畅情志、注意休息。
重要提示
部分原发性头痛常合并心理障碍,必要时行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
(黄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