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发展始终坚持整体观的哲学指导,“天人合一”理念始终贯穿中医理论体系,充分体现在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思维的整个过程之中。从神造论开始,到天人同构,人与宇宙一体,从以气为特质,以阴阳五行为架构,到以天人同理为模式,以格物穷理为手段。其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特征与内涵,给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对其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中医学基本理论萌芽、形成、发展、完善过程的内在规律,从而正确处理好中医学理论继承、发展的关系,使之富有新的内涵,实现新的发展。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尽管在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有不同内涵,每个时期的“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包含着许多合理因素和丰富内涵,甚至在个别时期达到了先进水平,可以说数千年的这种文化传统已成为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深层文化底蕴和认知自觉。同样,它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医学,并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指导作用。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一体,反对把人与自然截然分开,甚至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赋予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独特优势。但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当然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其消极因素也给中医学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毕竟是非主流的、次要的和可以忽略的。今天我们讨论“天人合一”的不同内涵和本质,旨在汲取其养分,树立新的天人观念,进而把认识世界与认识人类自身健康及疾病防治问题紧紧联系起来,完成这种哲学思考方式的现代转换,遏制现代人科技理性的过度膨胀,从而更深入地诠释中医学理念,把握中医学特质,并更进一步地发展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