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病例摘要

患儿,女,8岁。因“咳嗽1周,发热4天”入住本院儿童呼吸免疫科。患儿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呈阵发性连声咳,咳黄白色黏痰,在家自服“感冒清片”对症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4天前出现发热,伴右侧胸痛,体温最高39.6℃,口服退热药,体温可降至正常,但易反复,遂于当地人民医院住院治疗3天,外院查MP-Ab 1∶160,予头孢甲肟、阿奇霉素抗感染及雾化止咳、补液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患儿咳嗽好转,但仍有发热,伴右侧胸痛,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转入我院。患儿自起病以来,精神、食纳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减轻。2014年2月在外院诊断为1型糖尿病,现予门冬胰岛素、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具体用量不定,近半年血糖控制不佳。无禽类及其他动物接触史,否认特殊疾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异物吸入史,按当地防疫部门要求预防接种。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体格检查

体温37.0℃,脉搏114次/min,呼吸36次/min,血压98/62mmHg,体重26k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唇无发绀,扁桃体Ⅰ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颈软无抵抗,三凹征阴性,右下肺语颤减弱。右肺叩诊浊音,右下肺呼吸音消失,无胸膜摩擦音。心率114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无包块。肝脾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肾脏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4次/min。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外院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及下叶肺不张、右肺门增大紊乱、右肺中叶及下叶支气管阻塞。胸腔、腹腔超声提示双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腹腔内多发淋巴结声像。

入院诊断

大叶性肺炎;胸腔积液查因:①结核?②肿瘤?③细菌感染?④肺炎支原体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入院后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pH 7.383,PCO 2 30.2mmHg,PO 2 73.1mmHg,HCO 3 - 17.6mmol/L,BE(B)-6.1mmol/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39×10 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6%,淋巴细胞百分比17.6%,血红蛋白101g/L,血小板计数377×10 9 /L。大便常规正常。尿常规示:葡萄糖(+++),余正常。肝肾功能、心肌酶基本正常。电解质:钾3.37mmol/L,余正常。血糖17.82mmol/L。甲型流感病毒抗原、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阴性;呼吸道病毒抗原7项阴性;呼吸道腺病毒DNA<4.00×10 2 /ml;肺炎支原体DNA<4.00×10 2 /ml。痰培养、血培养无异常。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测定0.1pg/ml。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经培养鉴定无细菌生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真菌培养经培养鉴定无真菌生长;肺炎支原体DNA<4.00×10 2 /ml;抗酸杆菌检测(液基杯夹层法)涂片镜检未找到抗酸杆菌;红细胞沉降率79mm/h;高敏C反应蛋白123mg/L;降钙素原0.2ng/ml;凝血功能基本正常;输血前4项阴性;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3.2mmol/L,HbA1 16.2mmol/L,HbF 0.8mmol/L。胸部CT提示右侧中间段支气管狭窄、闭塞并右下肺阻塞性肺炎,原因待查:结核?肿瘤?建议进一步检查;右中肺区大片状高密度灶性质待定,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右侧叶间裂积液,纵隔淋巴结增大(图11-1)。

图11-1 胸部CT提示右中肺大片状高密度灶,右侧胸腔积液

入院后诊治过程

入院先后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阿奇霉素抗感染,胰岛素静脉滴注及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控制饮食,以及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入院第2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诊断考虑:①右中间段支气管新生物(性质待查);②支气管内膜炎症;③右肺中叶通气欠佳(图11-2A)。入院第3天下午在静脉全麻下行肺穿刺活检术,肺活检病理诊断:(右下肺病灶)送检肺组织2条,长0.6~1.8cm,镜下见部分肺组织梗死,余组织肺泡上皮增生,部分肺泡腔内纤维素样渗出伴机化,间质纤维增生,可见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考虑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特殊染色结果:PAS(-),抗酸染色(-)。在患儿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再次复查纤维支气管镜(入院第14天),镜下诊断考虑:①右中间段支气管新生物(干酪?);②支气管内膜炎症;③右肺中叶通气欠佳。同时在病灶处行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右中间段支气管黏膜)黏膜慢性炎症,伴毛霉菌感染。特殊染色:抗酸染色(-),六胺银(+)(图11-2B)。诊断为肺毛霉菌病(入院第17天)。诊断明确后予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从 0.1mg/(kg·d)逐渐加量至 0.7mg/(kg·d)(总量 18.2mg/d)改维持治疗,2 个月后复查肺部CT提示:右肺中叶支气管闭塞,右肺中叶呈类三角形实变影,范围较前缩小,边缘较前光整,右下肺阻塞性炎症较前吸收消散;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右侧叶间裂积液消失(图11-2C)。同时建议配合外科手术治疗,因患儿肺部病变累及右中间段支气管,手术可能面临右中、下肺,甚至右全肺切除,且术后感染较难控制,家属要求继续非手术治疗,遂继续予两性霉素B治疗3个月后复查胸部CT(2016年1月20日,图11-2D):右肺中叶三角形实变影范围较前缩小,边缘光整,余肺未见新增异常密度灶。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患儿一般情况好,无咳嗽、咯血、发热、气促等不适,定期来我科继续两性霉素B巩固治疗,一直随访中,复查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血糖控制可。

图11-2 患儿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

A.纤维支气管镜下可见右肺中叶开口局部黏膜明显隆起,表面欠光滑,管腔大部分堵塞(箭头示);B.显微镜下可见毛霉菌的特殊结构:宽大菌丝(10~50µm)(HE×200)(箭头示);C.治疗2个月后复查CT提示右肺中叶实变范围较前缩小,边缘较前光整;D.治疗3个月后复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实变范围较前进一步缩小,右下肺炎症基本吸收。

最终诊断

(1)侵袭性肺部真菌病(毛霉菌感染)。

(2)1型糖尿病。 hZuIshRQqegrPpd74QluPhGt6oCbR2mFjpvQzBwiHHLkruVNyIYuQo0TmxmeeGT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