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为学龄期女童,春季急性起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干咳,无喘息、发憋,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可闻及细湿啰音,胸片示左下肺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左侧肋膈角不清,血常规大致正常,CRP略升高,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e pneumonia,MPP)诊断明确。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占住院儿童CAP的10%~40%,是儿科医师广泛关注的临床问题。MPP好发于学龄期儿童,近年来5岁以下儿童MPP的报道增多。MPP起病可急可缓,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中高度发热多见,也可见低热或无热,部分患儿发热时伴畏寒、头痛、胸痛、胸闷等症状。病初大多呈阵发性干咳,少数有黏痰,偶有痰中带血丝,咳嗽会逐渐加剧,个别患儿可出现百日咳样痉咳,病初可持续2周甚至更长。多数患儿精神状况良好,多无气促和呼吸困难,而婴幼儿症状相对较重,可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年长儿肺部湿啰音出现相对较晚,可有肺实变体征。MPP重症病例可合并胸腔积液和肺不张,也可发生纵隔积气和气胸、坏死性肺炎等。少数患儿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可出现呼吸窘迫,甚至需要呼吸支持或体外膜氧合器支持,可导致死亡。大约25%的MPP患儿有其他系统表现,包括皮肤、黏膜、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常发生在起病2天至数周,也有一些患儿肺外表现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有报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的MP感染更易有其他系统表现 [1-2] 。本例患儿为学龄期儿童,临床表现典型,病原体检测阳性,故MPP诊断明确。
MPP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因此临床上怀疑MPP的患者应及时行胸部X线检查。其胸片表现为4种类型:①与小叶性肺炎相似的点状或小斑片状浸润影;②与病毒性肺炎类似的间质性改变;③与细菌性肺炎相似的节段性或大叶性实质浸润影;④单纯的肺门淋巴结肿大型。婴幼儿多表现为间质病变或散在斑片状阴影,年长儿则以肺实变及胸腔积液多见。本例患儿为学龄期儿童,胸片表现为左下肺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为大叶性实质浸润,应警惕合并胸腔积液。MPP的CT影像可表现为结节状或小斑片状影、磨玻璃影、支气管壁增厚、马赛克征、树芽征、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扩张、淋巴结大、胸腔积液等。部分可表现为坏死性肺炎。临床上有肺炎的表现和/或影像学改变,结合MP病原学检查即可诊断为MPP [1] 。MPP需要与细菌性肺炎、肺结核、支气管异物、肺炎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等疾病鉴别。部分MPP可以混合细菌和病毒感染。
MP感染诊断的金标准是从肺炎患儿咽喉、鼻咽部、胸腔积液或体液中分离出MP,但常规培养时间长,对临床早期诊断意义不大。目前诊断MP感染的血清学方法包括特异性试验和非特性试验。特异性试验有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PA检测的是IgM和IgG的混合抗体,单次MP抗体滴度≥1∶160可作为诊断MP近期感染或急性感染的参考。恢复期和急性期MP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减低时,可确诊MP感染。ELISA可分别检测IgM、IgG,单次测定MP-IgM阳性对诊断MP的近期感染有价值,恢复期和急性期MP-IgM或IgG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减低时,同时可确诊为MP感染。冷凝集试验(CA)属于非特异性诊断,MP感染时阳性率仅为50%左右,腺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感染也可诱导血清冷凝集素的产生,故仅作为MP感染的参考。MP-IgM抗体尽管是感染以后出现的早期抗体,但一般感染后4~5天才出现,持续1~3个月甚至更长,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产生抗体的能力较低,可能出现假阴性或低滴度的抗体,因此,评价结果时需要结合患儿的病程及年龄综合考虑。核酸诊断技术特异性强、敏感、快速,可用于早期诊断 [2-3] 。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目前治疗儿童MPP的首选抗菌药物,包括第1代红霉素,第2代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阿奇霉素每天仅需1次用药,使用天数较少,生物利用度高及细胞内浓度高,依从性和耐受性均较高,已成为治疗首选。阿奇霉素用法多种,尚不统一。但对婴儿,阿奇霉素的使用尤其是静脉制剂的使用要慎重。红霉素用法:10~15mg/(kg·次),1次/12h,疗程10~14天,个别严重者可适当延长。停药依据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炎性指标决定,不宜以肺部实变完全吸收和抗体阴性或MP-DNA转阴作为停药指征。普通MPP无须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急性起病、发展迅速且病情严重的MPP,尤其是重症MPP可考虑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采用常规剂量与短疗程,甲泼尼龙1~2mg/(kg·d),疗程3~5天。对于持续高热超过7天,CRP≥110m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血清LDH≥478U/L,血清铁蛋白≥328g/L及肺CT提示整叶致密影,可能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对于MPP急性期患儿,如有明显咳嗽、喘息,胸部X线显示肺部有明显炎症反应及肺不张,可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疗程1~3周。
MPP患儿常有呼吸道黏液阻塞,甚至较大的支气管塑形分泌物栓塞,少数可有支气管炎性狭窄甚至肉芽增生,及时解除呼吸道阻塞对减轻高热等症状、促进肺复张、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软式支气管镜通过局部灌洗通畅呼吸道,结合异物钳或活检钳、细胞毛刷等,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与痰栓。少数患儿存在黏膜肉芽组织增生,或因管壁纤维化收缩导致不可逆的支气管闭塞,可采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而呼吸道内炎性肉芽肿致呼吸道堵塞、狭窄,影响远端通气且有相应症状或导致反复感染者,可采用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多数MPP患儿预后良好,重症及难治性MPP患儿可遗留肺结构和/或功能损害,需进行长期随访。MPP可引起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单侧透明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肺纤维化等。MPP在急性期后可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及哮喘。有其他系统累及的MPP患儿可能危及生命或遗留后遗症 [2] 。
(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 许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