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医生,我最近每次月经前大概一周都会感觉到胸部胀痛,精神也不太好,而且月经周期不太稳定,月经中有很多血块,颜色也偏黑,家里人说是月经中毒素太多导致的,所以想问问身体是不是有问题。
医生:根据你的描述,这应该属于经前期综合征,很多女性都会存在这种症状,不必太过忧虑,正常情况下也会出现经血中有血块,但需要排除一下子宫肌瘤等疾病的可能。
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月经,脱落的子宫内膜和血液混合在一起,最终组成了经血。如果有较大的内膜脱落,混合在经血中,会表现为血块,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的后期表现出的一系列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适症状,包括烦躁易怒、失眠、紧张、压抑以及头痛等,并在卵泡期缓解,在月经来潮后自行恢复,95%的育龄期女性都会存在经前期综合征症状。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含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多无症状。
内分泌失调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其中月经周期紊乱,血块过多是较为常见的表现。
由于经血流出不畅,积聚在宫腔内,导致血块的出现。
由于经血中存在抗凝物质会导致经血本身处于液体状态,但当月经量过多时,抗凝物质不足,就会导致血块出现。
患有盆腔炎的女性由于经血流出不畅,可能导致月经中出现血块,但往往伴随有其他症状,如小腹疼痛、坠胀、腰痛等,因而容易鉴别。
月经由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宫颈分泌的黏液和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等组成。月经血由动脉血和静脉血组成,动脉血含氧量较高,颜色为鲜红色,静脉血含氧量相对较低,颜色相对较暗,所以当血液中静脉血占比较大时,经血的颜色就会相对偏暗。另外,如果经血在宫腔或者阴道中滞留的时间过长,由于经血中含有的铁元素氧化,以及血红蛋白的含氧量下降,最终导致颜色偏暗,都属于正常现象。
其实正常的经血颜色一般为鲜红色,就像女性上厕所时看到的直接排出的血一般都是鲜红色的,此时可以认为身体处于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
正常的月经血大部分属于血液的成分,虽然血液本身没有气味,但在与空气接触后,由于血液成分发生氧化,会出现“血腥味”。所以正常的月经一般会呈现出血腥的气味,但如果存在妇科疾病,就可能会导致经血出现腥臭味,所以如果发现经血气味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
不是的,经血中存在的血块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内分泌失调、久坐不动、经血流出不畅等都可能导致血块的出现,不必过分忧虑,但如果出现大量血块的情况,特别是血块的大小超过3cm 3 时,一定要咨询医生,进行相关的妇科检查。
不是的,经血的颜色偏暗一般是由于其静脉血的成分偏高或者经血滞留时间偏长。一般经血离开人体后,血液就会开始凝固,颜色就会加深,与所谓的毒素是没有关系的,所以不必过分忧虑,更不要相信网上的某些排毒方法,或者“排除宫寒”的保健套餐。
有可能,一般女性严重贫血时,由于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偏低,会导致颜色偏淡红色。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子宫内膜受损导致经血量偏低,或者有些妇科炎症性疾病也会导致月经血的颜色偏浅。偶尔出现一次月经血颜色偏浅或者呈现出淡粉色不必过分忧虑,如果持续性出现,一定要咨询医生。
预防经血中出现血块,可以这样做。
1.针对可能存在内分泌失调或者妇科炎症的女性,建议到医院检查身体状况,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2.针对存在久坐不动问题的女性,建议隔一段时间活动一下,避免久坐,可以有效改善经血的流出情况,减少血块出现的可能性。
3.对于持续出现月经量过多的女性,可以先去医院咨询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防止出现贫血的情况,如果感觉到头晕耳鸣,一定要引起重视。
4.月经中偶尔存在血块或者颜色偏暗的现象,即使出现黑色血块,也不必太过于焦虑,一般都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持续出现一定要引起重视。另外对于月经周期是否稳定,身体是否存在其他不舒服的症状也要综合考虑。关注自己身体状况的女性,可以考虑记录月经的周期,经血的颜色和量等,经常比较,看是否稳定,如果发现问题,方便及时就医。
5.女性在选择卫生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质量和保质期。卫生巾要勤更换,避免经血堆积,防止出现细菌滋生感染等问题。女性在经期应穿着宽松,衣着通风透气,避免穿紧身衣裤。注意经期卫生,经常用温水清洗外阴部,一定要注意避免使用含有杀菌成分的洗液,防止影响阴道正常菌群以及造成感染。
(劳雅琴 黄 丽 马庆华)
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