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膝关节受伤去医院拍CT做检查,还好最后只是皮外伤,简单处理后就回家休养,可是半个月后她却发现自己意外怀孕了。小马内心很纠结,这次CT检查到底对怀孕有没有影响,这孩子还能要吗?
全科医师:放射检查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其实并非如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美国妇产科学院关于孕期X线检查的指南表明,低于50毫西弗(mSv)的X线照射不会造成胎儿损伤或畸胎,拍一张胸片的辐射量约为0.1mSv,一次筛查肺癌的低剂量CT辐射量约为1mSv或者更低。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谈辐色变”。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拍片”会不会引起胚胎畸变这个话题吧。
辐射(radiation)指的是由物质能量场发出的电磁能量,其中有一部分脱离场源以电磁波或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等)的形式向远处传播,而后不再返回场源的现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在绝对零度(-273.15℃)以上,都会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热辐射。辐射本身是中性词,现在普遍指电离辐射。
首先影像科有以下几类检查项目:普通X线摄影、超声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其中超声和MRI检查不含电离辐射,其他检查项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电离辐射。一般辐射检查只要低于5mSv/年,对于人体健康是没有任何伤害的。
正如案例里全科医师所说:常规CT检查的辐射剂量很低,一次照射基本不会引起辐射积累。况且放射检查前,医生一般都会询问月经史和性生活史,你只要如实反馈,医生就能权衡利弊作出专业判断,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当然也有月经不调的患者,自己都记不清末次月经,难免会发生拍完CT后发现自己怀孕的意外情况。根据临床研究,妇产科专家提出了早孕期“全或无”的理论,就是在早孕的最初4周内用药或者照射X线,对胚胎的影响存在两个结果:第一种是受到不利因素影响发生自然流产现象;第二种是受精卵没有受到影响或者受影响很小,能及时自我修复并正常发育。所以如果没有出现流产的征象,你就可以在严密观察下继续妊娠。当然在已经明确知道早孕而且刚好在致畸敏感的孕5~11周内,我们还是要权衡利弊,非必须尽量不做有辐射的影像学检查。
辐射的剂量是以照射的剂量单位——mSv,或吸收的剂量单位——戈瑞(Gy)来表示,1000mSv等于1Gy。日常生活中低剂量、短时间的辐射对健康没有多大影响。只有当遭受到100mSv以上的辐射量照射,人体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者可立即致死。
短时间内的辐射量≤100mSv时,对人体没有危害;如果>100mSv时,辐射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程度与其照射剂量成正相关关系;而辐射量在100~500mSv时,虽然人体还不会感觉到有临床症状,但血常规会表现出白细胞总数减少;当辐射量在1000~2000mSv 时,人体则会出现轻微的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疲劳、恶心、呕吐、发热、腹泻、食欲减退、暂时性脱发等;辐射量达到2000~4000mSv时,人的骨髓和骨密度就会遭受破坏,出现造血功能障碍: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急剧减少、内脏出血、组织坏死、感染及发生恶性病变等;当辐射量>4000mSv时就会危及生命,但依然可以救治,成功率可达90%;只有当辐射量>8000mSv时,救治希望比较渺茫。此外,当局部因辐射损伤时,可以表现为受辐射部位的红斑、水肿、干性脱皮、湿性脱皮、起水疱、疼痛、坏死、坏疽或脱发等症状。
我们的生活中不可避免会接触一些电离辐射,辐射对人体和生物的危害并非只有短时间内大剂量的中毒影响,也存在长时间小剂量的累积影响。这种长时间小剂量的累积是引起个体发生癌症的最大威胁,最常见的就是导致白血病和甲状腺癌。原因在于辐射的持续存在干扰了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容易产生无功能、无秩序生长的癌症细胞。另外,辐射可导致处于分裂阶段的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因而有致畸风险。
错。只要等候区域的防辐射处理按行业标准做到规范合格,其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正规的放射科装修要求墙体有专门涂料加厚,这种涂料里掺有可以屏蔽辐射的硫酸钡;而门窗则用铅板内嵌制成,完全可以屏蔽辐射。因此,在放射科门口安全警示线以外的等候区域不用担心受辐射影响。
错。在备孕期间,很多人对胸片、CT检查影响生殖细胞质量存有顾虑。但这是对生殖细胞生长周期以及对影像学检查会致畸的条件不了解所造成的误会。
首先,通过小课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晓常规检查的CT辐射量对人体细胞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更何况不是专门针对生殖细胞直接照射,致突变作用微乎其微。而且能够用于受孕的成熟卵细胞和精子的生长周期是72~85天,如果真的介意辐射对生殖细胞的影响,最多3个月经周期的时间也足够消除辐射对细胞突变的影响,所以不存在需要避孕半年之说。
其次,射线对胎儿的影响与检查时的孕周及暴露的辐射剂量相关,研究表明:
1.在胚胎发育早期,大剂量暴露(>1000mSv)对胚胎是致命的,但诊断性影像检查的暴露剂量一般远远低于这个辐射量。
2.在暴露辐射剂量<50mSv时,目前尚无造成胎儿畸形、生长受限或流产的报道。如1次腹部或盆腔CT检查,平均有效剂量是10mSv,也完全低于美国妇产科学院关于孕期X线检查指南里指出的安全剂量:<50mSv。
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北美放射学会(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RSNA)等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常见成人影像学检查平均辐射剂量的参考值对照表》中给出了答案。
常见成人影像学检查平均辐射剂量的参考值对照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确定没有怀孕的情况下,孕前检查如胸片等,不必过于担心辐射对优生的影响,一次CT检查也没必要就得避孕3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反之,由于恐惧辐射而不去做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所带来延误诊断的实际风险,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李 霞)
[1]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CT辐射剂量诊断参考水平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51(11):817-822.
[2]孙惠兰,许凌.再生育知识读本优生200问[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