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入睡前没有任何症状,在睡醒后突然出现颈部僵硬、胀痛、头颈部不能旋转活动、上背部疼痛等症状。是冷空气的刺激或对着吹空调,长期弯曲睡觉的姿势,造成脊椎椎体不好,加上颈部不适,就容易发生落枕。
落枕,又名失枕。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常见病,多发于春冬季节,以青壮年为主。因睡觉时受寒或枕头的姿势不合适,枕头高度和软硬不当或者高低不平;在睡醒、起床时会感觉一侧或两侧脖子僵硬、疼痛,伴颈肩部肌肉疼痛,头颈部转动时疼痛明显,甚至左右转动都不行。
落枕症状
主要是颈项局部的肌肉和筋膜的痉挛。由于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导致颈部的肌肉纤维拉伤、睡觉的时候受风受寒着凉、长期蜷曲着身体睡觉、过度劳累等可能引起落枕。当颈部受到外伤后也可发生局部肌肉痉挛。不恰当的推拿按摩,有可能会使落枕症状加重,甚至出现不良后果。
(1)睡觉的时候睡姿不当,或睡时脖子偏歪,枕头的高度不合适,尤其长期的高枕,头部血管长时间处于供氧不足的状态,会使人心烦意乱,使人夜难成寐等,都有可能导致落枕。
(2)因为工作时间长或常低头长时间看手机导致颈部肌肉的劳损,或者长期患有颈椎病的人也易致落枕。
(3)有的人在坐时,膝、髋、肩没有保持标准的姿势,导致颈椎经常向前弓,使得颈椎反弓。长期坐姿不正确,容易导致颈部很多肌肉的疲劳,当反复的疲劳之后,就容易形成局部组织的粘连或者痉挛,容易引起落枕。
(4)常爱发脾气、爱怒的人,局部气血流通,产生虚弱,容易受风导致落枕。
(1)佩戴充气颈托间断性的固定,有利于缓解颈部肌肉的张力,可以防止脖子因运动而出现进一步的肌肉伤害,还将头的部分重量通过颈托传递到肩膀,缓解颈椎的压力。
(2)选择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的止痛药(布洛芬、塞来昔布)或缓解肌肉痉挛的药物(氯唑沙宗、盐酸乙哌立松),还可以贴敷止痛膏药。
(3)局部热敷方式来缓解疼痛,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不要做过多的活动。
(4)可以采用中医小妙招方法治疗缓解疼痛:
1)针灸
取穴:悬钟穴,2寸长毫针直刺悬钟穴,手法为泻法,针感出来以后,令患者活动患处。液门穴,3寸毫针以液门穴透中渚穴,行强刺激,同时令患者前后左右活动颈部,留针20分钟压痛点消失。外关穴,针法为泻法,同时配合颈部活动。合谷穴,垂直刺入进行强刺激,留针20分钟,令患者活动颈部,针刺同侧穴位,双侧针双侧合谷穴(透后溪)。
2)刮痧
刮痧法: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如果疼痛不能缓解,则需尽快前去医院进行对症治疗。
(1)针刺手背部合谷穴,进行强手法刺激,提插捻转,感觉到明显酸麻、胀痛感之后,配合颈椎稍微活动,疼痛常会得到减轻。
(2)静脉滴注甘露醇以及地塞米松注射液,消除落枕所导致的肌肉组织炎性水肿;必要的话可以进行局部的神经阻滞治疗。水肿和炎症代谢和吸收之后,疼痛也会明显的缓解。
(3)通过医院专业医生手法颈椎复位,可以将落枕时出现的小关节错位或紊乱进行功能恢复。由于复位的手法常有一定风险,因此需要在医院专业医生手中完成。
枕头选择
有一个良好的睡眠枕头很重要。日常生活中选择枕头主要是看舒适度,避免枕头过高或者过低。一般为枕头压下去与个人的拳头立起的高度相一致。建议枕头的实际垂直高度,成人以6~9厘米,老年人在8~14厘米为宜。儿童则注意不同年龄段枕头的选择。
还要注意枕头的枕芯填充物,可选择荞麦皮、瘪谷子或羽绒的枕芯。
睡觉时要注意避免不良的睡眠姿势,尤其是应该避免长时间躺着朝向一侧睡觉或者是头颈部位置不正。要注意避免受凉、吹风和淋雨;要注意坐势,少低头看手机。要注意饮食平衡、荤素合理搭配、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钙的食品。要经常适量运动,尤其是练一练颈椎六步法(参考颈椎病章节)的活动操等。
(刘怀清、黄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