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經脈病解

平按,此篇見《素問》卷十三第四十九《脈解》篇。又按,《素問新校正》云,詳此篇所解,多《甲乙經》是動所生之病,雖復少有異處,大概則不殊矣。

太陽所謂(腫)【尰】,腰脽痛者,正月大陽寅。寅,大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尰】,腰脽痛。

偏虛爲跛者,正月陽凍解,地氣而出也。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故跛。

案,腫,當作尰。尰,脛氣腫,本作 (《說文》),徐曰下溼地則生此疾。寅大陽三字疑衍。此章當讀作 【太陽所謂尰,腰脽痛者,正月大陽,寅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尰,腰脽痛。偏虛爲跛者,正月陽凍解,地氣而出也,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故跛。】 陽未得自次也,次者,序也,舍也,處也,至也,至又與志可通假。謂正月陰氣尚盛,陽氣生于上而其序未成,其舍未安,其志未遂也。故有偏虛頗不足。腰脽痛者,腰痛及脽也。脽,髖也,臀也,太陽經所過也。出在上,出,行也,生也。在上者,對地陰盛而言。正月,陽氣自外來,在上,陽凍解,陰正盛於下,太陽之陽不得其志未成其序,故下爲尰,上爲痛。頗跛音近義同,偏也,有偏勝故有不足也,有所偏任也,寒有偏勝陽有不足。陽凍方解者,陽氣初在上也,陽氣來復,自外而來也。陽凍,是地表之凍也。地氣而出也,而,猶乃也,以也。出,由內外出也。冬寒頗不足者,地氣無所出也,與外陽無所交,故跛。

所謂強上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

案,楊注云,三陽向盛,與三陰戰,得大得上,而陰猶爭也。

所謂耳鳴者,陽氣(萬)【厲】物上而躍,故耳鳴。

案,萬字疑爲厲字之誤。厲,激厲,磨厲。厲又有上行之義。躍者,跳躍踊動也。言陽氣激厲物上而踊動,故耳鳴。

所謂甚則狂癲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癲疾。

案,下虛上實者陽也。從,自也,陰氣自在下也。

所謂浮爲聾者,皆在氣也。

所謂人中爲瘖者,陽氣已衰,故爲瘖。內奪而厥,則爲瘖痱,此腎虛也,少陰不至,少陰不至者厥也。

少陽所謂心脅痛者,言少陽戌也。戌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陽盡而陰氣盛,故心脅痛。

案,戌,少陽也(九月辰名曰戌)。少陽手三焦經脈,布胷中,散絡心包,徧屬三焦。少陽足膽脈,下胷中貫鬲絡肝,屬膽,循脅裏出氣街。又,戌,烕也,九月昜氣微,萬物畢成,昜下入地也。五行土生於戊,盛於戌(《說文》)。又,戌,今見日鈔本寫作成。

所謂不可反側者,陰氣藏物也,物藏則不動,故曰不可反側。

案,陰內盛滿者不得轉側。此不可反側當上承心脅痛而言。

所謂甚則躍者,九月萬物盡衰,草木畢落而墮也,則氣去陽而之陰,而陽之下長也,故曰躍。

案,陽之下長者,陽動於下,故甚則躍。

陽明所謂洒洒振寒者,陽明者,午也,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洒洒振寒。

所謂脛腫而股不收者,五月盛陽之陰也,陽者衰於五月,而陰氣一下與陽始爭,故脛腫而股不收。

案,一下,謂其初顯也,初也。又,一,全也,一下者,全在下也。又,一下者,言其驟然也。

所謂上喘爲水者,曰陰氣下,下復上,上則邪客於藏府閒,故爲水。

案,爲,因也。上喘爲水者,因水邪而致上喘也。

所謂胷痛少氣者,水在藏府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少氣。

案,水遏陽氣。

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惕然而驚者,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

案,本書脫一氣字,據今見日鈔本補。

所謂志欲獨,閉戶牖而處者,陰陽相薄也,陽盡而陰盛也,故欲獨,閉戶牖居。

所謂病重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爭,而外幷於陽也,故使之棄衣而走。

案,楊注云,陰陽相爭,陰少陽多,陰幷外陽,故欲棄衣走也。高按,病重至,卽陰陽復爭,重復同義。外幷於陽者,是內爭之爭外幷于陽。《源候論》巢氏曰氣幷於陽。

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幷於上。上者,則其孫脈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

太陰所謂病脹者,曰太陰者,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

案,以陰喻邪氣,以月氣之變喻邪正之爭,是未必十一月必作脹,未必五月則必脛腫而股不收。

所謂上走心爲噫者,曰陰氣盛而上走陽,陽者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爲噫。

所謂食則歐者,曰物盛滿而上溢,故歐。

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而衰者,曰十一月,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出,故曰得後與氣則快然而衰。

少陰所謂腰痛者,曰少陰者,腎也,七月,萬物陽氣背傷,故腰痛。

案,背者,見去也。傷者,衰減也。

所謂(上氣)【歐】欬,上氣喘者,曰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氣浮,無所依存,故歐欬上氣喘也。

案,所謂歐欬,原書作所謂上氣欬,今整理本編者按,上氣,涉下而誤,當據後文及楊注作歐,與《素問·脈解》合。高按,今見日鈔本寫作,所謂上氣欬,上氣喘者。此章重在申述氣浮在上,原書經文未必誤也。今並存之。

所謂邑邑不能久立,坐起則目 無所見者,萬物陰陽不定,未有主也。秋氣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殺萬物,陰陽內奪,故曰目 無所見也。

案,邑邑,悒悒,悒,不安也,憂也。於邑,氣逆結不下也,短氣也(《康熙字典》)。 ,當作䀮,音荒或茫,目不明。而,猶乃也。方,蒲光切,音旁,大也,廣也,博也,徧也,橫也,通也。而方殺萬物者,乃廣殺萬物也。又,殺,今見日鈔本字有損壞,似作斂字。

所謂少氣喜怒者,陽氣熱不治,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也,故喜怒者,名曰前厥。

案,治,順也,平也。

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得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

案,譬若秋氣,萬物未得畢去。去,藏也。又,陽氣入,今見日鈔本,無入字。或讀若 【秋氣,萬物未得畢去陰氣,少陽氣,陰陽相薄。】 陰氣者,生氣也。

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食臭也。

所謂面黑地色者,【曰】秋氣內奪,故變於色也。

案,亦若舉例而言也。又,今見日鈔本有一曰字。

所謂欬則有血者,陽脈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腹滿,【滿】則欬,故血見於鼻也。

案,腹滿則欬。今見日鈔本滿字下有重文符。

厥陰所謂頹疝,婦人少腹腫者,曰厥陰者,辰也,三月陽中之陰也,邪在中,故曰頹疝少腹腫。

案,厥陰者,辰也。

所謂腰脊痛,不可俛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而萬物一俛而不仰也。

案,陽未成而陰重襲之。又,此一振,一俛,與前文而陰陽一下與陽始爭,及下文陰一盛而脹者,可參看。

所謂釘癃膚脹者,曰,陰一盛而脹,陰脹不通,故曰頹癃。

案,釘者根深,陰也,此陰盛,癃者陰之閉也,此陰盛陽虛。陰一盛,一,全也,獨也,初也,一旦也。楊注云,毒熱客於厥陰,故爲釘腫。

所謂甚則嗌乾,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則乾,故曰嗌乾也。

案,所謂病解者,大約如病理,如本篇所舉,中醫病理,往往類如個案,比類而然者衆,後來者不可泥其一端而是。 NV878vB2zy3zdh/Wk256hferxlUWgaPmHmMlIptOxv4BA/WRJEQYl1i6TO2/oQl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