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按,此篇自注文不足二節故得懷子也以上,殘脫不完,篇目亦不可考,故自黃帝問於伯高曰至以抱人形,謹從《靈樞》卷十第七十一《邪客》篇補入。自天有陰陽以下至天地相應者,見《靈樞·邪客》篇。
案,人合篇反復舉言所謂人與天地相應,是言人體自然,有大病小恙,有可治不可治,有可自愈不可自愈者,有新陳代謝生老病已,常理也。有妄談天人合一,不循求醫理病源者,則失之矣。
黃帝問於伯高曰,願聞人之肢節以應天地,奈何。伯高答曰,
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
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
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
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
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
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三百六十五節。
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
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
地有雲氣,人有衞氣。
地有草蔖,人有豪毛。天有晝晦,人有臥起。
天有列星,人有齒牙。地有小山,人有小節。
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幕筋。
地有聚邑,人有䐃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
地有時不生草,人有(母)【毋】子。
此人所以與天地相應者【也】。
案,高骨,卽起骨。䐃,音窘,《廣韻》腸中脂也。《玉篇》腹中䐃脂也。以䐃肉言藏府筋骨經脈以外之肉體。䐃或當取囷義,囷,廩之圓者曰囷。故䐃,乃言人之厚肉,有如囤積者。人有母子,依文義,母字當作毋。今見《靈樞》作無,可改。此段文字與今見《靈樞》經文略有出入,可互參。此篇乃古人認識人體的初步,也是天人相應的發萌,不必一一苛求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