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家庭保健

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提升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实施家庭保健,是促进人口健康素养提升的重要举措。家庭保健服务始终立足于家庭,强调服务的家庭视角和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以满足居家人口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案例与思考

某家庭,主要家庭成员包括夫妇二人与一女儿。父亲为某公司在职人员,平时嗜烟酗酒;母亲为家庭主妇,生活中容易焦虑不安;女儿10岁,小学三年级,身材肥胖,不喜运动,喜食高脂肪、油炸类食物。

思考:按照Duvall的家庭生活周期划分,该家庭处于哪个阶段?该家庭应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家庭保健的概念

家庭是社会卫生保健的组成部分,实施家庭保健是开展社会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家庭保健(home health care,HHC)是以家庭为单位,以改善家庭及其成员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在家庭生活场所开展的各种卫生保健活动。家庭保健是把自我保健扩大到家庭中的其他成员,通过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交流,使家庭成员认识到,增进自我健康与增进家庭健康密切相关。通过开展家庭保健活动,有利于增强家庭成员的保健意识,改善家庭成员的自我保健能力,提升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促进家庭健康建设。家庭涉及婴儿到老年各个人生阶段的不同人群,其中妇女、儿童具有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我国家庭保健与护理的重点服务对象。

二、家庭保健的内容

家庭是微观社会环境,对个人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是家庭成员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健康管理的重要场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在家庭里形成的。家庭保健的内容主要包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家庭健康素养、防范家庭意外伤害、家庭生活周期及其发展任务。

(一)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life style)被认为是影响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已成为目前全世界健康研究的重点。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60%的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取决于个人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家庭成员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针对不良生活方式采取预防和教育措施,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健康素养,预防和延缓疾病的发生。

1.平衡膳食(balance dietary)

平衡膳食是实现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合理营养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膳食中所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能保持平衡,具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食物品种多样、少油少盐少糖的特点。平衡膳食的建立可以调节生理功能,提高免疫能力,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改善机体的健康状况,实现合理营养的目的。

2.适量运动

是指结合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考虑到场地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采用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使负荷不超过人体极限。规律适量运动,短期内可以减轻焦虑情绪、改善睡眠、降低血压;长期坚持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风险,延长预期寿命。因此,家庭成员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定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运动计划,增强机体对运动的耐受力。为避免身体发生运动损伤,家庭成员运动时应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3.戒烟限酒

妊娠期妇女吸烟与胎儿体格发育、神经系统发育和智力发育明显相关,可能会导致流产、死胎。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入“二手烟”,均会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目前,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男性吸烟率为50.5%,女性吸烟率为2.1%,约有7.4亿人受到“二手烟”暴露危害,其中儿童约1.8亿。吸烟是可预防的健康危险因素,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进行干预并取得显著成效。控制吸烟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家庭成员要充分认识到吸烟和“二手烟”的危害,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控烟教育,利用家庭成员间的影响,积极劝导吸烟者改变吸烟行为,努力创建无烟家庭。家庭成员应适量饮酒,避免过量饮酒影响其身心健康与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安全饮酒界限,男性饮酒量不超过40g/d,女性不超过20g/d。家庭中应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高家庭成员对酒精滥用的危害性的认识。

4.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还包括个体社会适应良好、人格完善和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即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个体心境保持最佳状态。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增快、工作压力增大,其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增多,心理健康保健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个体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其心理健康状态的发展受到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等的影响。因此,为促进心理健康,各家庭成员应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主动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科学认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应加强相互沟通,积极开展家庭活动,正确处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共同积极构建和谐家庭氛围,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二)培养健康素养

健康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获得和维持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高健康素养。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是指个体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健康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当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仍比较低,家庭成员可通过营造健康家庭环境、掌握必备的健康知识与技能、科学就医等,提升家庭健康素养。

1.营造健康家庭环境

家庭是影响个体健康最密切的生活环境,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有助于维持家庭成员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家庭成员应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及时、主动开展家庭环境卫生清理,做到家庭环境卫生整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有经消化道传播疾病患者的家庭应提倡实行分餐制,避免传染;有家族病史的家庭,需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保健措施。

2.掌握必备的健康知识与技能

健康技能(health skill)是指个体管理健康危害因素、保护和促进自身健康所需要的方法及能力和素质。掌握必备的健康知识与技能,有助于提高家庭成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家庭成员需学会测量体温、脉搏等,能够判断异常情况;能够看懂食品、药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并正确使用;学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远离危险物品;参加逃生与急救培训,学会基本逃生与急救技能,如正确求救方式、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有婴幼儿、孕妇、老人和残疾人的家庭应主动参加照护培训,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3.科学就医

是指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选择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有效防治疾病、维护健康。培养科学就医素养可提高个体获取健康服务的能力,有助于个体树立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更便捷、经济、有效地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健康问题,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家庭成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遇到健康问题时,遵从分级诊疗,选择正规且适宜的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诊治过程中,遵从医嘱,与医生良好沟通,正确理解医学的局限性;主动了解医疗保险相关政策,选择参加适宜的医疗保险,减轻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

(三)防范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accident injury)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包括窒息、溺水、烧烫伤、跌倒伤、道路交通伤害、急性中毒等。意外伤害不仅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意外伤害的发生虽然是无目的、无预见性的,但却是可防可控的。因此,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以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从而提高家庭成员的生命质量。

1.加强对意外伤害的了解

家庭成员应加强对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强化家庭成员对妇女儿童照护的责任心,同时要学会评估家庭危险因素,及时掌握家庭内的意外伤害预防和处理能力,为妇女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保护环境,做到防患于未然,规避意外伤害的发生。

2.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

家庭成员应积极采取防范性措施,从源头上阻断家庭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家庭成员应做好家庭药箱的妥善存放,要意识到部分药物对于儿童的危害性,杜绝儿童随意拿取使用;家庭里可通过安装合适的窗户护栏,避免严重跌落事件的发生;家庭成员应注意与热源保持安全距离,将热水瓶等热源放置到儿童不易接触的位置,电气开关等要定期检查,防止漏电、漏气等。

3.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和教育

家庭成员应加强对儿童的监护,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同时应增强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其对意外伤害的重视度。在家庭内积极开展烧烫伤预防、道路交通安全等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对各种意外事故应当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家庭成员应对儿童加以精神文明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其独立应对环境、适应环境的能力,启发和诱导其认识到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以及不安全因素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四)家庭生活周期及其发展任务

家庭生活周期(family life cycle)是指家庭遵循社会和自然的规律所经历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家庭在家庭生活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发展任务亦不同。家庭发展任务是指家庭在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由正常变化所致的与家庭健康相关的课题。家庭的每个发展阶段,家庭成员都有不同角色与责任,健康家庭会妥善处理各阶段的发展任务,使家庭生活平稳发展;相反,若不能妥善解决家庭问题,就可能影响到家庭成员的健康。目前,健康领域多用Duvall的家庭生活周期理论,Duvall根据家庭在各个发展时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将家庭生活周期分为8个阶段(表3-1)。

表3-1 Duvall家庭生活周期表

三、家庭保健的方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家庭保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家庭中需结合家庭各个成员的需求,通过健康教育、健康检查和健康咨询的方法培养家庭成员健康的生活习惯,消除健康隐患,提高家庭保健意识和能力,填补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缺口,给予专业指导,促进其健康知识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一)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家庭保健中的健康教育是以家庭为中心开展的,强调家庭成员的互动和支持,强调家庭在健康教育中的传播、引导作用,是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一种很好的服务方式。家庭成员参与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保健意识、树立健康观念,构建居民家庭的健康教育体系,从而帮助家庭成员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因此,能否获得健康知识成为制约家庭保健教育效果的关键。健康教育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提供健康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等。

(二)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health examination)是指为评价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而进行的医学检查,主要是对健康人群进行的体格检查,检查内容和方法因检查、评价目的不同可有一定变化。家庭健康体检可帮助家庭成员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避免因漏检、误检而对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因而开展家庭健康检查可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自身的健康监护和疾病预防管理。家庭健康检查不仅要为家庭成员提供健康评估方面的保健服务,还要提供健康干预方面的保健服务,如整体防治指导、疾病就医管理、危险因素控制、个体化饮食运动处方等方面的延续性家庭保健服务。

(三)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health consultation)是以面对面谈话为基本形式,以来访者为主体,并围绕来访者的个人需求而开展的疾病与健康知识传播活动,主要包括疾病防治和保健指导。前者由医疗机构提供,侧重于疾病诊断、预防及治疗等;后者由卫生保健部门提供,侧重于营养平衡、身体锻炼及生活方式等。在家庭中开展家庭健康咨询是一种有效的服务模式,伴随着每个家庭成员的不同时期,既能满足家庭成员的健康需求,又增加了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普及医学知识,而且使家庭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U318gvZfzhb/cw33ORqN75dP37HMatGGJtyCCGKHEnWHBCvCPLwCBh8nUIIselK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