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保健系统模式

保健系统模式以开放系统为基础,从整体及系统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阐述服务对象系统对环境压力源的反应,并通过三级预防活动维持或恢复保健系统的平衡。应用保健系统模式指导妇幼保健与护理,通过控制压力源或增强人体各种防御系统的功能,促进机体系统保持或恢复稳定,达到妇女儿童最佳健康状态。

一、保健系统模式的基本内容

保健系统模式(health care systems model)由美国护理专家贝蒂•纽曼(Betty Neuman)提出,也被称为纽曼系统模式(Neuman systems model)。保健系统模式重点阐述了4个方面的内容:与环境互动的服务对象系统、压力源、对压力源的反应及对压力源的预防(图2-1)。

图2-1 保健系统模式示意图

(一)服务对象系统

保健系统模式中的服务对象系统(client system)由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和精神5个相互联系的变量组成,是与环境持续互动的开放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的结构可用一个核心及其外围的同心圆来表示。基本结构位于中心,由内向外依次为抵抗线、正常防御线和弹性防御线。

1.基本结构(basic structure)

又称能量源,占据同心圆结构的中心,包括生物体维持生命所需的基本因素,如生理功能、认知能力、自我观念等。基本结构遭到破坏,就有罹患疾病的风险。

2.抵抗线(lines of resistance)

是紧贴基本结构外围的若干虚线圈,由内部抵抗因素构成,如机体免疫系统、适应行为及生理机制等。主要功能是保护基本结构和恢复正常防御线,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性。抵抗线功能失效,则基本结构遭受破坏。抵抗线的强弱程度与生长发育状况、生活方式及既往经验等有关。

3.正常防御线(normal line of defense)

是抵抗线外围的一层实线圈,属于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正常稳定反应范围。主要功能是抵抗各种刺激,维持系统较稳定的健康状态。压力源作用于正常防御线时,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健康状况下降或出现疾病状态。正常防御线的强弱与机体健康状态或个体系统的稳定程度有关。

4.弹性防御线(flexible line of defense)

正常防御线外围的虚线圈,主要功能是保护正常防御线,为保护性缓冲系统。弹性防御线受机体生长发育、身心状况、认知技能、社会文化、精神信仰等影响。

(二)压力源

压力源(stressor)指环境中的各种已知或未知的刺激,对服务对象系统的稳定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威胁。影响服务对象的所有内部和外部因素,称为环境。纽曼将压力源分为三类:个体内压力源(intrapersonal stressor)、人际间压力源(interpersonal stressor)及个体外压力源(extrapersonal stressor)。压力源所产生的作用取决于其性质、数量和持续时间,同时也受服务对象系统的应对资源、应对能力和既往应对经验等的影响。

(三)对压力源的反应

保健系统模式认为,对压力源的反应是一种包含多方面的综合反应,涉及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与精神层面。反应结果既可以是正性,也可以是负性。当个体遭遇压力源时,弹性防御线首先被激活,若弹性防御线抵抗力不足,正常防御线受到侵犯,机体出现压力反应,抵抗线被激活。若抵抗有效,基本结构不会受到破坏,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性得以维持,恢复到以往的健康状态。

(四)对压力源的预防

保健系统模式中,对压力源的预防包含三级预防措施。其中,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是在服务对象系统产生压力反应前进行的干预,重点是强化弹性防御线及保护正常防御线,以预防压力反应的发生。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是在机体产生压力反应时的干预,重点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减轻或消除压力反应的症状。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是经过治疗后,在服务对象系统达到相当程度的稳定状态时所采取的干预措施,重点是帮助服务对象系统重建并维持尽可能高的稳定性和健康状态,防止复发,是为了彻底康复、减少后遗症而进行的干预。

二、保健系统模式在妇幼保健与护理中的应用

在保健系统模式中,保健与护理活动通过控制压力源或增强系统的各种防御功能,进而促进系统保持或恢复稳定,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该模式强调健康维护与促进、整体保健与护理。其中,服务对象系统可以是个体、家庭、社区或群体。因而保健系统模式广泛应用于妇女儿童人群或个体的保健与护理评估、干预方案的构建以及保健与护理综合指南的制订等。

(一)在妇幼保健与护理社区及临床中的应用

保健系统模式强调利用整体性、系统性的保健与护理措施,维持服务对象系统的健康。在维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状态,促进妇女儿童疾病预防、治疗和身心康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保健系统模式应用于社区妇女儿童健康指导,在服务对象系统产生压力反应前实施一级预防干预,强化弹性防御线及保护正常防御线。具体措施可通过对服务对象系统的评估,识别环境中的压力源或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这些危险因素,同时强化服务系统的防御功能以预防压力反应的发生。包括加强社区锻炼、增强妇女儿童体质;疾病流行期间,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勤洗手、注射疫苗;开展家庭健康管理;在社区环境中进行母乳喂养及婴幼儿照护的指导等。

保健系统模式应用于临床妇女儿童患者的保健与护理,如婴幼儿常见疾病、妊娠期并发症、手术患者等。对住院患者或照顾者进行保健与护理评估,在机体对压力源产生压力反应时,实施二级预防,减轻或消除压力反应的症状。对患病经过治疗的妇女儿童,在服务对象系统已达到相当程度的稳定状态时,为能彻底康复、减少疾病及治疗可能产生的后遗症,实施三级预防,进行服务对象系统重建,进而获得并维持尽可能高的稳定性和健康状态。

(二)在妇幼保健与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纽曼保健系统模式从整体视角看待妇幼保健与护理,强调服务对象系统的感知,有助于分析妇女儿童健康问题,指导妇幼保健与护理理论和实践教学。其整体观、三级预防理念等,为妇幼保健与护理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概念架构。保健系统模式在妇幼保健与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与建设、教学评价工具开发、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在护理学专业的不同教育层次,包括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专科生教育、护士的继续教育等方面都有适用性。如以保健系统模式为理论框架,评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及教学效果;发展临床或社区保健与护理实践教学评估、干预及评价工具;指导某些特殊学生的学习;作为指导校际间合作本科教学的框架等。

(三)在妇幼保健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保健系统模式作为对部门结构和功能重组的指导框架,应用在社区卫生管理和医院护理管理中,包括综合性医院、社区护理机构、临终关怀机构、家庭健康护理机构、养老院、儿童医院等的护理管理。保健系统模式作为保健与护理管理者的领导角色指导框架,应用在对医院病房护士、社区及公共卫生护士的评估,指导制订护士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应对教育策略,协同评定妇幼保健与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

(四)在妇幼保健与护理研究中的应用

保健系统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护理科研中,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中都具有较好的应用性,为护理科研过程中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研制托幼机构儿童健康测评工具,构建社区急慢性疾病患者家庭评估框架,评价应对特定应激源患者的保健与护理效果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据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构建的三级预防干预方法,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的相关研究中也显示了积极效果。 vGxdIqYH3kubqNxriYTxRHojJiPz9vh4Jj6Y9lb24YQJasfSeBcYkMFY9jaYbGh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