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章 数字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保健过程模式评估阶段的具体步骤。
2.掌握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要素。
3.熟悉保健系统模式中防御线及抵抗线的作用。
4.了解妇女儿童特定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
能力目标:
1.能够应用保健过程模式构建妇幼保健与护理的干预方案。
2.能够初步应用保健系统模式的三级预防干预促进妇女儿童健康。
素质目标:
认识科学理论和方法的价值,运用相关理论及模式促进妇女儿童健康。
妇幼保健与护理以健康为导向,相关理论及模式在指导专业实践、构建有效干预方案、预测妇幼保健和护理活动的效果、促进妇幼保健与护理的科研和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章主要介绍指导妇幼保健与护理的相关理论及模式,包括保健系统模式、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保健过程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这些理论和模式在妇幼保健与护理领域中的应用。
案例与思考
患儿,女,10月龄。6天前出现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平均16次/d,稀水样便,3天前出现发热,呕吐5次,家人认为与进食量过多有关。今晨患儿出现抽搐,家人带来就医。患儿精神差,有重度脱水表现。
思考:
1.基于保健系统模式分析,服务对象系统的基本结构是否受到破坏?
2.根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该患儿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是什么?
3.依据计划行为理论,该患儿就医行为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4.从保健过程模式考虑,针对该患儿的保健与护理有哪几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