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解剖图谱》,顾名思义,就是把人体的恒牙、乳牙、牙髓腔、牙齿畸形、牙齿变异及与牙齿相关的一些器官的图像信息展现于读者面前,期望在教学和医疗实践中有助于牙齿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俾使更多的牙病患者得到康复。为此,内容必须翔实、准确、联系实际;图像必须清晰、真实、鲜明易懂,这正是本图谱所遵循的编著原则。
全书具有以下5个特点:
第一,在资料掇拾整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真实的形态、典型的结构为基础,以适用于口腔医学教学为重点,对口腔颌面部的各器官从巨视解剖和微视解剖的正常形态结构与临床有关的变异、畸形、病理改变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展示,并对牙体的基础理论和一些临床应用的测量数据作了描述和介绍,力求做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达到基础理论服务于临床的目的。
第二,全书以图为主轴,串联全书的内容。作者在解剖学教学和科研中,遵循《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大纲,制作和收集了500余件形态正常、结构清晰、内容翔实的牙体、牙髓、牙弓、咬合、牙槽骨及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实物标本。并对成年人的32颗恒牙和儿童的20颗乳牙的近中面、远中面、唇面(颊面)、舌面、
面(切缘)和根面进行拍摄,采集每个牙体各个面特有的形态结构、特有的测量数据和特有的解剖标志。采用词条形式的文字来说明一个结构、一幅图或一组图。图文并茂,言简意赅,不可或缺,以方便读者的参阅。
第三,积累一些与临床有关的变异、畸形、病理改变及错综复杂的牙体微小结构的珍贵实物标本图像,便于鉴别和查考。
第四,书中收集了较多已公开发表的国人牙体解剖学体质调查数据和资料,反映出中国人的体质特征,以便更好地适用于中国人的临床应用。
第五,编著过程中我们尽量选用与教材中线条插图相一致的实物标本图像,并对诸多图像中的同一结构在不同牙体上,根据牙体的位置、形态、大小、毗邻关系的变化,反复标注了一些重复的结构名词,目的是便于学生在牙体解剖学的学习中,能够达到熟记各牙体形态结构的认知目的。
本书共采集典型的实物标本彩色图像750余幅。按牙体解剖的标志、恒牙与牙髓腔的形态、乳牙与牙髓腔的形态、牙列与
、咬合、上颌骨牙槽突与牙齿、下颌骨牙槽突与牙齿和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的内容编排了8个章节,编著了这本《牙体解剖实物图谱》,可供大、中、小型医院的口腔医师、基层社区牙科诊所的医务工作者和医学院校口腔医学系的学生阅读。
但是,由于我们的经验不足,理论水平较低及条件所限,书中一定存在诸多欠妥和不足之处,甚至错误,我们诚恳地期望广大读者和专家给予批评,以便得到改进和提高。
段坤昌 段维轶 王振宇
2023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