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髓术指当牙齿受到外伤、龋坏等损伤时,在接近牙髓的牙本质表面或已暴露的牙髓创面上覆盖具有使牙髓病变恢复效应的制剂,保留牙髓组织活性的一种治疗方式。治疗目的在于刺激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保留健康牙髓组织并维持牙髓活性,从而保持牙齿正常生理功能。治疗方式包括间接盖髓术、直接盖髓术。
1.深龋、外伤等造成近髓的患牙。
2.深龋引起的可复性牙髓炎,牙髓活力正常,X 线片显示根尖周组织无阴影的恒牙。
3.无明显自发痛,临床难以判断是慢性牙髓炎还是可复性牙髓炎时的诊断性治疗。
1.临床上有明显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症状。
2.外伤时间长、牙髓暴露。
1.准确判断牙髓状态(可进行牙髓温度测验、牙髓电活力测试)。
2.拍摄X 线片。
3.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4.物品准备,包括盖髓剂、消毒棉球、充填材料、充填器、麻醉剂、橡皮障。
对患牙进行局部麻醉。
橡皮障隔离患牙。
彻底去除龋洞侧壁腐质,尽可能去除所有龋损组织或保留近髓处软龋,避免穿髓。
消毒棉球拭干窝洞,将氢氧化钙等常用的盖髓剂置于近髓处。厚度约0.5mm。
可分为一步去龋法和分步去龋法。盖髓后直接永久充填为一步去龋法。盖髓后用玻璃离子暂封窝洞,观察3~6 个月,如无症状,第二次就诊去除充填材料,观察窝洞牙本质是否硬化,如仍有软化牙本质,去除后以复合树脂充填;如均为硬化牙本质,可直接用复合树脂充填,为分步去龋法。分步去龋法可能增加露髓风险,建议首选一步去龋法。
术后可能出现冷热刺激痛、自发痛等症状。一旦出现相应症状则需行根管治疗术。
术后可能出现牙齿变色、牙髓活力丧失。应嘱患者术后定期复查,检查牙髓活力。一旦出现牙髓坏死,则及时行根管治疗。
1.外伤导致的冠折近髓只要就诊及时,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细菌感染。无须过度预备窝洞,术前进行冲洗清洁即可。对于龋坏导致的近髓窝洞,需根据不同治疗目的(如保护牙髓健康优先或修复成功优先)决定龋坏去除程度。
2.干燥窝洞时,勿用强压缩空气吹干,以避免刺激牙髓组织。
3.盖髓剂覆盖范围应稍超出近髓区,但不可覆盖过多,避免盖髓剂粘在洞壁上而影响后续修复。
4.在放置盖髓剂和暂封充填材料时,勿向髓腔内施过重压力。
5.为保证严密隔湿,操作需在橡皮障隔离下进行,推荐使用显微镜。
6.间接盖髓术只是针对牙髓状态的治疗方法,外伤冠折、龋坏等同时还合并牙体的缺损,建议同期修复缺损,以避免暂封材料与牙体之间的微渗漏而导致牙髓症状,术前应充分与患者沟通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告知定期复查的必要性。
7.拟行嵌体或冠修复的患牙牙体预备后可能出现敏感症状,行间接盖髓术后建议临时修复并观察效果,需待牙髓症状消退后才可行永久粘接。
8.术后3~6 个月应定期复查,评估牙髓状况。
将有慢性牙髓炎症的患牙判断为正常牙髓进行间接盖髓术,或有微小穿髓孔未及时发现,都易导致间接盖髓失败。因此术前对牙髓状态进行准确判断尤为重要。
不论剩余牙本质厚度为多少均应行间接盖髓术,将适应证放宽。当剩余牙本质厚度>1mm 时,无须盖髓,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缺损,封闭牙本质小管即可。
氢氧化钙可操作性相对较差,操作过程中易造成材料残留于洞壁上,肉眼下难以达到精细操作,建议尽可能在显微镜下进行,选用合适的充填器械,以使盖髓剂只覆盖近髓区,不覆盖洞壁,以保证后续粘接效果。
常用的盖髓材料有氢氧化钙和硅酸钙类,后者常见的有MTA、iRoot BP(一种混合型生物陶瓷制剂)、TheraCal LC(一种改良型光固化盖髓剂)等。
是经典的盖髓材料,有双组分自固化型和光固化型两种剂型,对于氢氧化钙的盖髓作用目前存在争议,有学者用光固化型氢氧化钙分别行直接盖髓术和间接盖髓术,结果表明前者的效果优于后者;也有学者认为氢氧化钙本身是溶于水的,用于间接盖髓术后,远期易溶解,微渗漏形成后易致盖髓失败;光固化型氢氧化钙中的树脂基质有细胞毒性,且在光固化过程中会对牙髓产生热刺激,易导致牙髓变性;固化后的聚合收缩可形成微渗漏,导致盖髓失败。
属于硅酸钙类盖髓材料,主要成分是钙和磷。生物相容性好,但价格较昂贵,成本较高,操作时需将粉剂与蒸馏水混合,难以确保材料的均质性,固化时间长,内含的三氧化二铋、铁、镁物质易使牙冠变色。
是一种生物陶瓷制剂,主要成分包括硅酸钙、氧化锆等,操作方便,生物相容性好,但价格昂贵。
是一种光固化的树脂改良型硅酸钙,主要在亲水性单体中加入硅酸钙颗粒,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且可以保持持久碱性及释放钙离子,刺激羟基磷灰石产生和牙本质桥形成。
1.年轻恒牙外伤,因机械性或外伤性露髓。
2.根尖已发育完全,机械性或外伤性露髓,穿髓孔直径不超过0.5mm。
1.临床检查有不可复性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症状。
2.龋源性露髓的乳牙。
3.露髓孔较大或有不可控出血的患牙。
1.准确判断牙髓状态(可进行牙髓温度测验、牙髓电活力测试)。
2.拍摄X 线片。
3.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4.物品准备:盖髓剂、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棉球、充填材料、充填器、局部麻醉剂、橡皮障。
对患牙进行局部麻醉。
橡皮障隔离患牙。
机械性或外伤性因素去净洞内牙体组织碎屑;深龋近髓的患牙需依次去除洞壁和洞底的龋坏组织,最后清除近髓软龋。露髓区可用次氯酸钠溶液(1.5%~6.0%)小棉球消毒止血,清除血凝块。
生理盐水缓慢冲洗窝洞,消毒棉球拭干窝洞,将盖髓剂置于穿髓孔处。
可采用一步直接盖髓术或两步直接盖髓术。一步直接盖髓术即盖髓后直接用玻璃离子垫底,然后以复合树脂充填;两步直接盖髓术即盖髓后窝洞内放置一湿棉球,玻璃离子封闭窝洞,1~2 周后如无症状可去除暂封材料及棉球,用复合树脂永久充填。如对温度刺激仍敏感,可继续观察或更换盖髓剂,待症状消失后行永久充填。
盖髓治疗后出现冷热刺激痛、自发痛、夜间痛、牵涉痛等症状,表明病情向不可复性牙髓炎发展,此时需行根管治疗。
盖髓治疗后应定期复查,检查牙髓活力,若出现牙髓活力丧失、牙齿变色,牙髓坏死,则需行根管治疗术。但要注意牙外伤后的牙髓“休克”现象。
1.外伤导致冠折露髓的年轻恒牙,露髓处无污染者,可行直接盖髓术。深龋龋坏去除应在橡皮障下进行,先去除洞壁龋坏,再去除洞底或近髓处龋坏,尽量降低细菌感染牙髓的风险。
2.治疗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3.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止血,操作过程中防止刺激牙髓组织。
4.盖髓剂厚度约0.5mm,注意不要使糊剂粘于洞壁。
5.暂封剂封闭窝洞时避免压力过大。
6.牙髓暴露的范围越小,预后越好;牙髓暴露的范围越大,感染的牙髓组织越多,预后越差。根尖未发育完全的年轻恒牙,若牙髓暴露的直径>1mm,则不宜行盖髓术,应行活髓切断术以保存未感染的根髓,使牙根发育完全。
7.直接盖髓术后若出现牙髓炎症状,应及时就诊,行根管治疗术。
修复体边缘出现渗漏,可能使牙髓炎症持续存在,将影响直接盖髓术后牙本质修复,导致牙髓坏死。因此冠部严密充填尤为重要。
临床上将有慢性牙髓炎症的患牙误诊为正常牙髓进行直接盖髓术,这会导致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因此术前应对牙髓状态进行正确的判断,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间接盖髓术规范核查表见表1-6-1;直接盖髓术规范核查表见表1-6-2。
表1-6-1 间接盖髓术规范核查表
续表
表1-6-2 直接盖髓术规范核查表
在仿头模上进行操作模拟训练,可使用树脂模型牙或石膏模型包埋离体牙进行操作。人工制备冠折模型,真实模拟临床场景。优点是能掌握盖髓剂放置技巧及不同材料充填手感,练习显微镜下手眼协调能力;不足是无法达到均一化培训。
(1)掌握间接盖髓术和直接盖髓术的原理和适应证。
(2)掌握间接盖髓术和直接盖髓术的操作技术。
(1)仿头模、树脂模型牙或石膏模型包埋离体牙、相关X 线片、有关挂图及录像片。
(2)器械:涡轮机手机、弯机头、车针、一次性检查盘(口镜、探针、镊子)、挖匙、冲洗器、水门汀充填器、调拌刀、玻璃板。
(3)药物和材料:次氯酸钠溶液、生理盐水、盖髓剂(氢氧化钙制剂或Dycal)、玻璃离子水门汀。
在树脂模型牙或石膏模型包埋离体牙上行间接或直接盖髓术。
(1)制备近髓窝洞,辨清近髓或穿髓区(临床上建议用显微镜)。
(2)橡皮障隔离患牙,隔湿并清洁、干燥窝洞。
(3)放置盖髓剂(氢氧化钙制剂或Dycal)于近髓或穿髓区,糊剂覆盖范围略超出近髓或穿髓区,厚约0.5mm,避免糊剂粘在洞壁其他处。
(4)用水门汀充填器取适量玻璃离子暂封窝洞。
(1)练习操作时,注意正确的操作体位、始终要有支点和灵活掌握口镜的使用。
(2)直接盖髓术要求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所用器材均应消毒灭菌,因为控制感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1)要求写出间接盖髓术或直接盖髓术的原理和适应证。
(2)评定训练中间接盖髓术或直接盖髓术的操作情况。
(3)评定操作的一般情况。
暂无间接盖髓术、直接盖髓术的虚拟训练内容。
1.以下 不可 用于间接盖髓的材料是
A.氢氧化钙 B.MTA C.玻璃离子
D.TheraCal LC E.iRoot BP
2.以下 不属于 MTA 特点的是
A.生物相容性好 B.有一定抑菌效果
C.不使牙体变色 D.可在潮湿环境下固化
E.主要成分是钙和磷
3.下列关于间接盖髓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间接盖髓术只能用于外伤牙,不能用于深龋洞
B.盖髓剂不需要有抑菌性
C.盖髓剂需要维持牙髓碱性环境,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
D.间接盖髓术失败后可改行根管治疗术
E.治疗前需要准确判断牙髓状态
4.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 常用盖髓剂性质要求的是
A.能促进牙髓组织修复再生
B.对牙髓组织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C.有较强的杀菌或抑菌作用
D.有较强的渗透作用,药效稳定但可不持久
E.便于操作
5.(多选题)影响直接盖髓术预后和转归的因素包括
A.牙髓暴露的类型
B.牙髓暴露的范围
C.牙髓暴露的位置
D.牙髓暴露的时间
E.全身因素
参考答案: 1.C 2.C 3.D 4.D 5.ABCDE
(陈敏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