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洁面 敏感肌
小李已经认识到了清洁的必要,也了解了过度清洁的危害,那么需要破除哪些常见的认知误区,以免把自己洗成敏感肌呢?
首先,纠正心态、避免过度清洁是正确洁面的基础。许多如小李这样油性皮肤或患有脂溢性皮炎、痤疮等皮肤疾病的人,为彻底洗去皮脂而每日多次清洁,且常常过度使用洁面产品。过度清洁除了导致皮肤保湿功能下降、耐受性降低外,还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出于保护皮肤的目的,促进皮脂腺分泌,长此以往易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越洗越油”、毛孔粗大,与最初的追求南辕北辙。
专家说
掌握正确洁面方法
实际上,正常情况下每日洁面2次、每次清洁1~3分钟即可满足大多数人的日常需求,无须每次都使用洗面奶。一般根据自身皮肤耐受性,在温和可耐受的前提下选用1种适宜的洁面产品即可,无须多种产品联合使用或频繁更换,每日使用次数和用量不宜过高,一般黄豆至蚕豆大小的量便已足够。多数情况下用手清洁即可,也可选择较柔软的毛巾,不应频繁使用洁面刷等摩擦力、清洁力较强的产品,避免损伤角质层。同时,含有磨砂或深层清洁成分的产品可软化并去除角质,一般使用不超过每月1次,油性皮肤者不超过每周1次,每次使用一种即可,频繁使用或联用多种产品会破坏角质层结构,导致皮肤敏感性增加。
水质、水温不可忽视
洗脸时,水温过高或水质不适宜同样可能影响皮肤屏障。洁面时宜选用38℃以下的软水,油性皮肤可选择热、冷水交替。水温较高时虽可软化角质、利于清洁,但也容易导致清洁过度、皮肤潮红,且可能导致烫伤,长期使用会加速皮肤老化。部分地区水质过“硬”,其中钙、镁离子与脂肪酸结合会形成难洗脱的沉淀物,可能阻塞皮脂腺开口而破坏屏障。
洗脸之后要做什么
洗脸后要及时擦干水,而不应选择自然风干,这是由于未及时擦干的水不仅不能补水,在天然风干过程中反而会带走皮肤表层的水分和热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不利于血供,并最终引起皮肤干燥、老化。在擦干水后还应适当涂抹保湿产品,以恢复皮脂膜结构。
(肖嵘 乔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