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补气膏

元德膏

【处 方】 人参、当归、麦冬各100g,五味子25g。

【制 法】 上药用水10L,煎至2L,合熬成膏。

【功 效】 补益心气。

【适应证】 治闻雷即昏晕不省人事,此气怯也。

【用 法】 每次服3匙,白滚汤调服。

【来 源】 《串雅内编》。

人参汤

【处 方】 人参2000g。

【制 法】 将人参切碎,水浸后煎煮,纱布滤去药渣,如此3遍,再将所滤药液加热浓缩,下入蜂蜜500g,慢火熬至稠膏状。

【功 效】 大补元气,养正调元。

【适应证】 多欲之人肾气衰疲所致的咳嗽。

【用 法】 每日3次,每服1汤匙,饭后服用,用生姜、橘皮煎汤化服。

【来 源】 《景岳全书》。此方亦载于《保命歌括》,方名为丹溪人参膏。

人参膏

【处 方】 人参500g。

【制 法】 人参去芦,不拘多少,切片,入砂锅内净水,文武火熬干一半,倾放瓶内。将渣又煎,又如前并之于瓶。凡熬3次,验参渣,嚼无味乃止。将3次所煎之汁滤去渣,仍入砂锅内,文武火慢慢熬成膏。入红参500g,只熬成1碗足矣。及成膏入碗,隔宿必有清水浮上,亦宜去之,只留稠膏。

【功 效】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

【适应证】 用于元精内乏,虚劳之证。

【用 法】 每服2~3匙,清米汤一口漱下。

【禁 忌】 实证不宜。

【来 源】 《寿世保元》。

黄芪膏

【处 方】 黄芪600g。

【制 法】 将上药切碎,水浸后煎煮,纱布滤去药渣,如此3遍,再将所滤药液加热浓缩,下入蜂蜜,收膏即成。

【功 效】 补中益气,调荣养卫。

【适应证】 阳虚自汗,痈疽不起,四肢无力,气虚下陷,男子遗精便血,妇女崩漏带下,痰嗽虚喘,形体羸弱。凡男女老幼一切气虚不足之症,并皆治之。

【用 法】 每用10g,白开水冲服,或入煎剂,或用修合丸药,亦可。

【禁 忌】 本方纯补,外感初起及邪实苔厚者非宜。

【来 源】 《清宫配方集成》。

白术膏

【处 方】 白术1600g。

【制 法】 将上药切碎,水浸后煎煮,纱布滤去药渣,如此3遍,再将所滤药液加热浓缩,下入蜂蜜500g,收膏即成。

【功 效】 补脾滋肾,益气化痰。

【适应证】 诸虚劳损,饮食无味,精神短少,四肢无力,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腰膝酸软,脾湿下注,遗精白浊,虚损劳伤。

【用 法】 每晨用米饮煎服10~15g。

【注 意】 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

【来 源】 《清宫配方集成》。此方亦载于《寿世保元》《类证治裁》。

加味茶汤方

【处 方】 山药150g,莲子肉100g,芡实100g,茯苓300g,菱角米100g,酥油500g,炒扁豆150g,薏苡仁300g,糯米100g,小黄米100g,人参100g,白糖500g,白蜜500g。

【制 法】 上药将糯米、小黄米、菱角米打成粉状备用,然后将除酥油、白蜜、白糖之外的药物放入铜锅或不锈钢锅中,加入冷水浸泡12小时,水量以高出药面15cm为宜。先用大火将药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搅拌,并去除浮于表面的泡沫,以免药液溢出。煮2~5小时,过滤取出药液,药渣续加冷水再煎。第二次加水量以淹没药料即可,如法以煎煮3次为度。合并药液,静置沉淀,再用四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将制备好的米粉放入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用筷子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趁热用筷子取浓缩的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此谓清膏。白糖、白蜜先行炒透,随后与酥油一起放入稠膏状的药液中,用小火煎熬,并不断用筷子搅拌和匀收膏。

【功 效】 健脾益气,滋阴养胃。

【适应证】 用于老年男女劳病日久,胃气短少,不能进饮食。

【用 法】 每日3次,每服1汤匙,饭后服用,用白开水送服。

【禁 忌】 脾胃气滞者慎服。

【来 源】 《良朋汇集经验神方》。

法制人参膏

【处 方】 甘草1000g,人参、檀香、白豆蔻、冰片各50g。

【制 法】 甘草熬膏,余药为末,和匀为膏。

【功 效】 补益元气,轻身延年。

【适应证】 治虚劳之证。

【用 法】 随时细嚼。

【禁 忌】 实证不宜。

【说 明】 原方方名为“法制人参”,未对其剂型进行描述,为方便读者理解,故更名为法制人参膏。

【来 源】 《串雅外编》。

参术膏

【处 方】 生晒参、白术(土炒)各500g,薏苡仁(炒熟)400g,莲肉(去心皮)300g,黄芪(蜜水炒)200g,茯苓200g,神曲(炒)100g,泽泻25g,甘草(炙)25g。

【制 法】 将上药切碎,水浸后煎煮,纱布滤去药渣,如此3遍,再将所滤药液加热浓缩,下入蜂蜜,收膏即成。

【功 效】 健脾益气,消食宽中。

【适应证】 用于虚劳,脾胃虚弱,不能运用,或胀或泻之症。

【用 法】 饮汤调服25g。

【禁 忌】 实证不宜。

【来 源】 《古今医统大全》。

参术调元膏

【处 方】 白术600g,人参150g。

【制 法】 将上药切碎,水浸后煎煮,纱布滤去药渣,如此3遍,再将所滤药液加热浓缩,下入蜂蜜,收膏即成。

【功 效】 健脾开胃,益气补虚。

【适应证】 用于脾胃虚损之身体虚羸,纳呆食少,肌肤不荣等虚损诸症。

【用 法】 每日服3~4次,白滚水冲服。

【来 源】 《清宫配方集成》。此方亦载于《万病回春》。

楂梨膏

【处 方】 山楂、甜梨各5000g,蜜200g。

【制 法】 将山楂、甜梨去核,共捣取自然汁,入锅内慢火熬,入蜜200g,共熬成膏。

【功 效】 健脾润肺。

【适应证】 脾肺气虚之证。

【用 法】 每次服1匙,每日3次。

【禁 忌】 实证不宜。

【来 源】 《寿世保元》。

猪膏汤

【处 方】 猪膏、生姜汁、白蜜各1000ml,清酒500ml。

【制 法】 将上4味药,搅拌均匀,慢火煎之如膏状即成。

【功 效】 温中补虚,滋阴益气。

【适应证】 妇人产后体虚,往来寒热,乏力自汗等症。

【用 法】 随意酒服。

【禁 忌】 实证不宜服。

【来 源】 《千金翼方》。

甘露膏

【处 方】 半夏20g,熟甘草、白豆蔻仁、人参、兰香、升麻、连翘、桔梗各50g,生甘草、防风各100g,酒知母150g,石膏300g。

【制 法】 将上药研为极细末,汤浸蒸饼,和匀成剂,捻为薄片,晒干,再碎如米粒大。

【功 效】 补脾益气,清热泻火。

【适应证】 消渴。饮水极甚,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

【用 法】 每次服6g,淡生姜汤送服。

【禁 忌】 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来 源】 《兰室秘藏》。此方亦载于《古今医统大全》《证治准绳》。 kbIoT25nn5jzLbfW36sWBaHxmaN8ZMr4eQryns0l9Nl+HqZpATN4s9nAYQq5P8C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