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防病治病,养颜增寿
传统膏方种类多,滋补固本美名扬

作为儿科医生,最初对膏方态度谨慎。与膏方结缘,缘于10年前到云南开会,买了当地的干巴牛肉。那东西好吃,吃多了,让鲜少咳嗽的我久咳不愈。每每咽痒即咳,不拘时间地点。无论是半夜,还是正上门诊、上课,抑或登台演讲之时……说咳就咳,一咳就停不下来,咳嗽阵作,涕泪全出,狼狈尴尬至极。中药、中成药、镇咳药、抗生素、抗过敏药、抗支原体药……真是无计可施。适逢有一次去吴中讲课,听说当地东山的枇杷膏和白玉枇杷润肺止咳不错,于是买了不少。没想到,久治不愈的咳嗽咽痒竟彻底痊愈。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膏方的魅力。后来品尝到阿胶膏,起初只觉得美味,每天总要吃上几块,吃了一个冬天,因自幼脾虚而略带萎黄的面色竟也红润起来,虽未达到面若桃花,却也惹得许久未见的朋友见面总会夸上几句,询问吃了什么。想想也许和阿胶膏有关吧。前几年,有工作了的学生自制了核桃阿胶膏,寄给我品尝,味道和上市者比虽稍显软糯,确能养颜防病。

这些经历,加上每年冬天,不少患儿家长前来咨询要求开膏方,让我突然对膏方感起了兴趣。为此,我专门参加了医院组织的膏方培训班,通过系统的培训,同时博览古籍,寻求古方,勤思精研,对膏方颇有些许体会。对于儿科膏方的运用,体会更多些。既不能盲目进补,又不能拒补于千里之外。小儿为稚阴稚阳、纯阳之体,阳生阴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通常情况不可妄投补益。外感之时,不可妄加补益,恐闭门留寇;小儿脾常不足,“脾健不在补贵在运”,不可任用滋补,恐碍滞脾运;小儿肾常虚,肾气不固,但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不可随意进补,恐早熟肥胖。诚然,大多数孩子不可过用补益,但对于气血阴阳不足,体弱多病者,正确运用膏方,扶正祛邪,补中有运,补不碍滞,清补而不滋补,“因质制宜”,就可事半功倍。

古人云“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功能健旺,人体就不容易感邪生病。如何才能“脾旺”?现代中医儿科大家江育仁教授提出“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理论,指出运脾是关键。脾为后天之本,临床上最常见的儿科肺系病、脾胃病、肾系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厌食、泄泻、生长发育迟缓等,通过调理脾胃,恢复后天之本脾胃的转运之机是防病治病的关键。以现代儿科临床常见病厌食为例,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脾失健运、食积内停为小儿厌食发病之关键,也是儿科常见脾胃病和肺系病的重要病因,治疗上强调消积运脾在儿科运脾中的重要地位。笔者认为“小儿厌食常夹积”,提出“醒脾燥湿,以燥为运”“消食化积,以消为运”“培助中土,以补为运”三法,尤以消食化积为要。以三法并行治疗小儿厌食,形成了“小儿厌食运脾重消积”的特色诊疗体系。通过反复筛选、临床疗效验证,精心拟成消积运脾方(曾名运脾消食方),该方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由该方制作的协定膏方在医院使用多年,具有运脾开胃、消食助长之功,用于乳食积滞、脾失健运引起的小儿厌食、消化不良,症见食欲不振、纳少、生长迟缓,常伴有以下任一积食表现,脘腹胀满或疼痛、有口气、夜寐磨牙、喜俯卧睡觉、大便夹不消化物、舌苔厚腻等,每获验效。兹分享如下:组方9味,其中8味为药食同源之药,药物剂量轻清,符合小儿脏器轻灵、随拨随应的特点。方中苍术味辛、苦,性温,入脾、胃、肝经,功善燥湿运脾,化脾家之湿,正合《黄帝内经》“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之理。白术味苦、甘,性温,入脾、胃经,甘补脾,温和中,苦燥湿,鼓动脾气升生。清代张隐庵《本草崇原》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兼而用。”清代黄元御曰:“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脾失健运,气机困遏,二术同用,运补兼施,解湿邪之困,恢复脾运胃纳的生理功能,共为君药。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经,功用健脾利湿,合苍术、白术则健脾燥湿之效更强。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健脾益胃,平补肺、脾、肾三阴之不足,与上药同用,燥湿健脾而无伤阴之弊。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善消肉油之积;麦芽消食行气,健脾开胃;鸡内金味甘,性平,功用消食健胃。三药消食和胃以助运,均采用炒焦炮制方法,体现了“焦香醒脾”的理论。以上共为臣药。陈皮味苦、辛,性温,入脾、胃、肺经,理气和中,行气助运,陈皮能行能散,为理气运脾之要药;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功用行气活血,又兼消食助运。二者俱为佐药。以上诸药合用,消中有补,燥中有润,共奏运脾开胃、消食助长之效,以助脾胃恢复纳运之机。

由于调理类药方宜较长时间服用,受剂型和口感所限,小儿服药常常困难,且不能坚持。相对于汤、丸、散等剂型,膏方可以将药物加工浓缩,并使用糖类进行矫味,更易被儿童接受。膏方亦称“膏滋”,为中医学汤、酒、露、膏、丹、散、丸、锭8种剂型之一,是通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复煎、浓缩,再添加辅料、细料等,制作成的半流质稠厚膏状剂。儿科膏方其补益不可生内火,养阴不能滋腻碍胃,消导不宜峻烈伤正,燥湿不应伤阴耗气。本方制成清膏,配伍精细,膏虽小而精,但效专力宏,直达病位又整体调控。临床因口感好,服用方便,深得患儿喜爱。1个月为1个疗程,可服用2~3个疗程。大多数患儿服用一个疗程后,身高、体重均有增加,且能明显改善患儿食欲、增加食量、减轻口气,治疗后面色、精神、嗳气、腹胀腹痛、挑食、夜寐翻覆或俯卧、磨牙呓语哭闹、大便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膏方种类繁多,按适应证可分为补益膏方、治疗内服膏方、治疮类膏方等,按使用方法可以分为内服膏和外用膏,按添加成分可以分为清膏、素膏、荤膏等,按加工方式可以分为成品膏和定制膏……传统膏方是古代医家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对于现代膏方的研究和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收集整理了中国传统经典膏方500余首,分为滋补类膏方、风湿痹痛类膏方、化痰止咳平喘类膏方、健脾和胃类膏方、外感类膏方、通便止痢类膏方、疮疡外用类膏方、美容养颜类膏方、五官类膏方、其他类膏方十类膏方,供大家研究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临床服用膏方,须辨证施用,由专科医生开具,不可盲目进补。

赵 霞
二〇二四年正月初一于仙林 bhAE0yllp8toL37fU9eg2KlhFOWDARcr9SUhFudq0em7PI6Myk7JlP38gR0CVum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