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滋补类外用膏

益寿补天膏

【处 方】 鹿茸、附子、牛膝、羊胫骨、蛇床子、菟丝子、川续断、远志肉、肉苁蓉、天冬、麦冬、杏仁、生地黄、熟地黄、官桂、川楝子、山茱萸、巴戟天、补骨脂、杜仲、木鳖子、肉豆蔻、紫梢花、谷精草、穿山甲、大麻子各60g,甘草120g。

【制 法】 将上述药物锉细,用香油840g浸药一昼夜,置于小火上慢熬至黑色,下黄丹480g、黄香240g,同时用柳棍不停搅拌,再下雄黄、硫黄、龙骨、赤石脂各120g,以铜汤匙挑药滴水成珠不散为度,下母丁香、沉香、木香、乳香、没药、阳起石、煅蟾酥各12g,麝香6g,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又下黄蜡30g,膏成,贮存于瓷罐内,严密封口,入水中浸5天去其火毒,制成约42g重的膏药贴,摊涂于红绢上,贴患处。

【功 效】 填精补髓,温肾助元。

【适应证】 用于精滑不固,腰膝酸软,筋骨痿弱,下元虚冷,五劳七伤,半身不遂,下部虚冷,膀胱病证,阳事不举,女子赤白带下,砂淋血崩,兼下生疮疖,喘咳。

【用 法】 取膏摊涂在红绢上,贴脐上或两腰眼上。

【注 意】 此药最能填精补髓,保固真精不泄;善助元阳,滋润皮肤,壮筋骨、理腰膝;男子贴之,行步康健,气力倍添,奔走如飞;女子贴之,能通二十四道血脉,坚同身体,返老还童;方中附子、木鳖子、黄丹、雄黄、硫黄均有毒,不可轻易使用。

【说 明】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已禁止穿山甲入药,可选择蜈蚣、全蝎、地龙及植物药三棱、莪术进行替代。

【来 源】 《万病回春》。

扶阳益火膏

【处 方】 鹿茸500g,高丽参200g,生附子200g,川乌、天雄各150g,白附子、益智、茅山术、桂枝、生半夏、补骨脂、吴茱萸、巴戟天、胡芦巴、肉苁蓉各100g,党参、白术、黄芪、熟地黄、川芎、酒当归、酒白芍、山茱萸、怀山药、仙茅、蛇床子、菟丝饼、陈皮、天南星、北细辛、覆盆子、羌活、独活、香白芷、防风、草乌、肉蔻仁、草蔻仁、远志肉、荜澄茄、炙甘草、砂仁、厚朴(制)、杏仁、香附、乌药、良姜、黑牵牛子(盐水炒黑)、杜仲(炒)、续断、牛膝(炒)、延胡索(炒)、五灵脂(炒)、秦皮(炒)、五味子、五倍子、诃子肉、草果仁、八角茴香、红花、川萆薢、车前子、金毛狗脊、金樱子、甘遂、黄连、黄芩、木鳖仁、蓖麻仁、龙骨、牡蛎、穿山甲各50g,炒蚕沙150g,发团80g,生姜、大蒜头、川椒、韭子、葱子、棉花子、核桃仁(连皮)、干艾各200g,凤仙全株、干姜、炮姜、白芥子、胡椒、石菖蒲、木瓜、乌梅各50g,槐枝、柳枝、桑枝各400g,小茴香100g。

【制 法】 用麻油1500~2000g先将鹿茸、高丽参熬枯去渣待用。再共用油12000g,分熬再合鹿茸油并熬丹收。再入净松香、密陀僧、赤石脂各200g,阳起石(煅)100g,雄黄、枯矾、木香、檀香、丁香、官桂、制乳香、制没药各50g,牛胶(酒蒸化)200g,俟丹收后,搅至微温,以一滴试之不爆,方取下。再搅千余遍,令匀,愈多愈妙,勿炒珠。

【功 效】 补火暖土,温肾壮阳。

【适应证】 治元阳衰耗,火不生土,胃冷成膈;或脾寒便溏,泄泻浮肿作胀;或肾气虚寒,腰脊重痛,腹脐腿足常冷。或肾气衰败,茎痿精寒;或滑精,随触随泄;或夜多遗溺,甚则脬冷,遗尿不禁;或冷淋;或寒疝;或脱精脱神之症。妇人子宫冷,或大崩不止,身冷气微,阳欲脱者;或冲任虚寒,带下纯白者;或久带下,脐腹冷痛,腰以下如坐冰雪中,三阳真气俱衰者。小儿慢脾风。

【用 法】 贴心、脐、对脐、脐下。

【说 明】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已禁止穿山甲入药,可选择蜈蚣、全蝎、地龙及植物药三棱、莪术进行替代。

【禁 忌】 严禁内服。

【来 源】 《理瀹骈文》。

乌附膏

【处 方】 生川乌、雄黄各200g,生附子500g。

【制 法】 将上药单独捣研为细末,再用生葱连根叶一起捣研成膏。

【功 效】 温阳举陷。

【适应证】 小儿囟陷。

【用 法】 取膏适量,空心贴囟门上。

【注 意】 方中生川乌、雄黄、生附子有毒。

【来 源】 《冯氏锦囊秘录》。

滋阴壮水膏

【处 方】 生龟甲500g(腹黑者佳,黄色及汤板不可用,用小磨麻油1500g浸熬去滓听用,或下黄丹收亦可),玄参200g,生地黄、天冬各150g,丹参、熟地黄、山茱萸、黄柏、知母、麦冬、当归、白芍、牡丹皮、地骨皮各100g,党参、白术、生黄芪、川芎、柴胡、连翘、桑白皮、制杜仲、川牛膝、薄荷、川郁金、羌活、防风、香附、蒲黄、秦艽、枳壳、杏仁、川贝母、青皮、橘皮、半夏、胆南星、黑荆穗、桔梗、天花粉、远志肉(炒)、女贞子、柏子仁、熟酸枣仁、紫菀、菟丝子、金钗石斛、怀山药、续断、巴戟天、栀子、茜草、红花、黄芩、黄连、泽泻、车前子、木通、生甘遂、红芽大戟、生大黄、五味子(炒)、五倍子、金樱子、炙延胡索、炒五灵脂、生甘草、木鳖仁、蓖麻仁、穿山甲(炮)、羚羊角、镑水牛角、生龙骨、生牡蛎、吴茱萸各50g,滑石粉200g。

生姜、干姜(炒)各50g,葱白、韭白、大蒜头各100g,槐枝、柳枝、桑枝、枸杞根、冬青枝各400g,凤仙草、旱莲草、益母草各1株,冬霜叶、白菊花、侧柏叶各200g,菖蒲、小茴香、川椒各50g,发团100g。

【制 法】 两方共用油6000g,分熬去渣,合龟甲油并熬丹收,再加铅粉(炒)500g,生石膏200g,青黛、轻粉各50g,灵磁石(醋煅)100g,官桂、砂仁、木香各50g,牛胶 (酒蒸化)200g,朱砂5钱。收膏备用。

【功 效】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适应证】 治男子阴虚火旺,午后发热,咳嗽痰血,或郁热衄血吐血,或涎唾带血,或心烦口干,惊悸喘息,眼花耳鸣,两颧发赤,喉舌生疮,盗汗梦遗,腰痛脊酸,足痿。妇人骨蒸潮热,或经水不调,或少腹热痛,以及一切阴虚有火之证。

【用 法】 上贴心俞,中贴脐眼,下贴丹田。阴无骤补之法,膏以久贴见效。

【禁 忌】 严禁内服。

【说 明】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已禁止穿山甲入药,可选择蜈蚣、全蝎、地龙及植物药三棱、莪术进行替代。方中羚羊角取材于国家保护动物,现大多根据其功效改用为水牛角,但用量需大方可取效。

【来 源】 《理瀹骈文》。

涌泉膏

【处 方】 大海龙1对,大生附子(切去芦头,甘草水浸1日,洗净)1个,零陵香、穿山甲、锁阳各15g,麻油700g,黄丹325g,阳起石、麝香各25g,冬虫夏草、高丽参、川椒、母丁香各15g。

【制 法】 将前5味药切碎,入麻油中浸后,慢火熬至药物焦枯,纱布滤去药渣,再将所滤药油加热。熬至滴水成珠,称定药油质量,每药油500g入黄丹325g,不停搅拌,再下入余下各药所粉碎成的细粉,搅匀,摊如硬币大小。

【功 效】 温振元阳,补益虚损。

【适应证】 主治男子妇女下元虚损,五劳七伤,咳嗽痰喘气急,左瘫右痪,手足麻木,遍身筋骨疼痛,腰脚软弱,肚腹受寒,男子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等症。

【用 法】 外贴足心,10日一换,不可间断。

【禁 忌】 青壮年无虚损者勿贴。

【说 明】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已禁止穿山甲入药,可选择蜈蚣、全蝎、地龙及植物药三棱、莪术进行替代。

【来 源】 《验方新编》。

摩腰膏

【处 方】 母丁香、木香、朱砂、藿香、附子、干姜、沉香、桂心、生硫黄、枯矾、雄黄、杏仁(别研)、吴茱萸、陈皮各10g,轻粉(别研)、麝香(别研)各1g。

【制 法】 将上药研为细末,入杏仁、轻粉、麝香同研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用老姜一块,切碎煎浓汁,倒在碗内,取1丸浸汁中,化研如膏,令人手蘸药于腰上摩之,至药汁尽为度,腰上即温热如火,但是诸虚之证,并皆治之。

【功 效】 补火助阳,温肾散寒。

【适应证】 补下元虚败白浊。

【用 法】 若摩1丸,腰下如火;2丸血脉舒畅;3丸颜色悦泽;10丸骨健身轻,气全精足,骨髓坚定。

【禁 忌】 不宜内服。

【来 源】 《奇效良方》。 3/EWj7voYJ/Bs+wD5OSJi8xNI2HkVqGqsaAxHdjJ9lVn2BrGc0i1GlQZEcqpE8B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