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动脉栓塞诊断明确,除肢体已坏疽或栓塞部位在小动脉,患肢血运无影响外,只要患者全身情况允许,均可施行取栓术。
❶ 急性动脉栓塞患者多伴有心脏疾病,术前应注意患者心脏功能。
❷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血小板检查等,以便术后用药。
多采用局部麻醉,如未抗凝治疗,凝血机制正常,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上肢可用臂丛阻滞麻醉。
仰卧位,如位于上肢动脉栓塞,患肢外展。
❶ 福格蒂取栓导管(又称为Fogarty导管)长约80cm,管径2~7F不等,远端装置一小乳胶球囊,并有一小孔与导管相通,可于导管末端注入盐水使其充盈 (图5-3-1) 。
❷ 以下肢动脉栓塞为例。可取腹股沟韧带下方纵或斜切口,显露股总、股浅、股深动脉,分别绕过阻断带,全身肝素化(100U/kg)后全部阻断,于股浅、股深动脉汇合部,纵行切开股动脉,松开股总动脉阻断带,将4F或5F导管向近心端插入,球囊注水后缓慢拉出 (图5-3-2) ,取出近心端动脉内的栓子,近心端股动脉血流喷射良好,如近心端射血欠佳,可反复取栓2~3次,直至血流恢复。阻断股动脉。
❸ 用3F或4F导管分别插入股浅及股深动脉,尽可能插向远端,球囊注水后缓慢拉出,取出远心端血栓,远心端恢复返血,可反复取栓,直至血栓取净 (图5-3-3) 。
❹ 经导管向远心端注入尿激酶20万U(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肝素盐水冲洗管腔,5-0无损伤缝合线连续或结节缝合股动脉 (图5-3-4) ,先松开远心端阻断带,排除气泡后放松近心端阻断带。如有针眼漏血,可结节缝合,外喷止血胶。
❺ 逐层缝合切口。
❻ 用此方法可取出腘动脉内栓子,如为腹主动脉末端骑跨血栓,则可取双侧腹股沟切口,分别从双侧股动脉插入导管,取出血栓 (图5-3-5) 。
❼ 若腋动脉或肱动脉栓塞,可取上肢上臂内侧沿肱动脉走行纵切口,显露肱动脉,用同样方法取栓 (图5-3-6) 。
图5-3-1
图5-3-2
图5-3-3
图5-3-4
图5-3-5
图5-3-6
❶ 球囊注水后缓慢拉出时,用力应均匀,并根据抵抗情况决定增加或减少注水量,务必保持球囊对动脉壁有一定压力,过大可损伤动脉,过小不能取出血栓。
❷ 术中如发现动脉硬化明显,已造成管腔狭窄,可根据情况行内膜剥脱、股深动脉成形或架桥术。
❸ 如为大的动脉栓塞(尤其是腹主动脉骑跨栓塞),下肢肌肉坏死严重,为治疗和预防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取栓同时可给予甘露醇、5%碳酸氢钠静滴。
❶ 继续抗凝、溶栓、祛聚治疗。
❷ 全身应用抗生素。
❸ 注意观察远端肢体血运情况,与术前相比,必要时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3D-CT血管成像或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