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腺瘤、乳腺脂肪瘤、乳腺囊肿等乳腺良性肿物。
❶ 哺乳期患者需停止哺乳后再手术。
❷ 乳腺肿物随体位变化可以移动,尤其小的肿物在局麻后不易找到,术前应用记号笔标记肿物位置,也可用针头刺入肿物作固定和引导。有时较小的肿物需在乳腺X射线摄影下穿刺定位,才能够准确切除肿物。
局部浸润麻醉,注意麻药勿注入肿块内。
仰卧位,患侧肩胛下垫枕,有利于乳腺侧方肿物的暴露。
❶ 根据肿物位置选择合适切口,可选用弧形切口、放射状切口、乳晕周围切口、乳腺下缘切口等,为美观现多采用靠近肿物的乳腺侧方弧形切口。
❷ 切开皮肤或皮下组织,至乳腺组织浅层,再切开分离乳腺组织,显露肿物包膜,用组织钳钳夹瘤体或缝支持线,将肿瘤提起 (图3-2-1) 。
❸ 弯止血钳沿肿瘤包膜作锐性或钝性分离 (图3-2-2) ,电凝或结扎出血点,直至将肿物完全分离切除。如肿物包膜不完整或粘连,也可将肿瘤连同周围少许乳腺组织一并切除。
❹ 创面止血,缝合腺体,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局部加压包扎,创面较大和出血较多时,留置胶皮膜引流 (图3-2-3) 。
❺ 肿瘤位于乳腺下方或后方深部时,选用乳腺下缘切口 (图3-2-4)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在胸大肌筋膜的浅面分离,向上翻开乳腺组织,显露肿物 (图3-2-5) ,切除肿物,切口缝合同上。
❻ 靠近乳晕,较小的肿物可采用乳晕周围弧形切口 (图3-2-6)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肿物 (图3-2-7) ,贴近肿瘤表面剥离,避免损伤输乳管。
❼ 切除肿瘤,缝合腺体、皮下组织及皮肤 (图3-2-8) 。
图3-2-1
图3-2-2
图3-2-3
图3-2-4
图3-2-5
图3-2-6
图3-2-7
图3-2-8
❶ 术中止血彻底,防止术后出血或血肿形成,残腔较大时,将两侧腺体组织及创面的基底部紧密缝合,不留死腔,必要时留置胶皮膜引流。
❷ 如肿瘤较小、活动较大,局部麻醉药注射过多导致组织水肿,乳腺组织切开后找不到肿瘤,术前应仔细触诊,麻醉前应用记号笔于肿物处皮肤进行标记。
❸ 术中常规冰冻切片检查,如为恶性需行乳腺癌根治术。
❹ 剥离乳晕区肿物时注意避免损伤输乳管。
❶ 术后局部用纱布垫加压包扎或沙袋压迫3~4小时。
❷ 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条,再继续加压包扎,术后7~9天拆线。
❸ 术后石蜡切片如为恶性,应立即或近日行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最迟不超过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