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心静脉穿刺

适应证

❶ 严重创伤、休克、大手术,尤其心血管、颅脑、腹部大手术患者,需大量、快速补液,监测中心静脉压者。

❷ 需长期静脉高营养患者。

禁忌证

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血气胸患者应避免行中心静脉穿刺。

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体位

患者一般取仰卧位,头略低位、偏向对侧,如行锁骨下静脉穿刺还需垫高同侧肩部。

手术步骤

临床中常用颈内静脉穿刺和锁骨下静脉穿刺。

❶ 颈内静脉穿刺:分前路法、中路法、后路法三种,其中中路法最常用。

(1)中路法

1)在颈动脉三角的顶点穿刺进针,方向对着同侧乳头,针轴与额平面呈45°角左右 (图1-2-1)

2)穿刺前注意颈内静脉及颈总动脉走行 (图1-2-2) ,必要时用超声引导。

3)触摸颈总动脉并向内侧推开 (图1-2-3)

4)先用细针试穿颈内静脉,确定位置后改用穿刺针穿刺 (图1-2-4)

5)回抽血确认后置入导丝 (图1-2-5) ,确认导丝进入颈内静脉后拔出穿刺针,扩张皮肤,将静脉导管沿导丝插入颈内静脉,一般成人从穿刺点到上腔静脉右心房开口处约10cm (图1-2-6)

图1-2-1

图1-2-2

图1-2-3

图1-2-4

图1-2-5

图1-2-6

6)撤出导丝,肝素盐水冲管,连接输液器,缝合固定导管。

(2)前路法:在相当于甲状软骨下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向内侧推开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外侧0.5cm或胸锁乳突肌前沿中点处为穿刺点,针尖方向对着同侧乳头,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后面进入颈内静脉。

(3)后路法:穿刺点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沿中下1/3处,针尖方向对着胸骨上窝,针长轴一般保持水平位置,在胸锁乳突肌后面进入颈内静脉。

前路法和后路法穿中静脉后,置管过程同中路法。

❷ 锁骨下静脉穿刺

(1)锁骨上入路法

1)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cm处进针 (图1-2-7) ,针长轴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呈45°角。

2)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呈15°角,针尖指向胸锁关节 (图1-2-8) ,缓慢向前推进,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 (图1-2-9) ,确认在静脉腔内,可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同前所示方法置导管入静脉。

图1-2-7

图1-2-8

图1-2-9

(2)锁骨下入路法

1)选择锁骨中内1/3段的交界处、锁骨下缘1~1.5cm处(相当于第2肋骨上缘)为进针点 (图1-2-10)

2)针尖指向胸骨上窝,穿刺针紧靠锁骨内下缘缓慢推进 (图1-2-11) ,当穿刺针前方滑过锁骨与第1肋骨形成的夹角后,针体与胸壁皮肤的夹角应<10° (图1-2-12) ,可避免穿破胸膜,边进针边回抽,当有暗红色血液时停止前进,确认在静脉腔内,置入导丝,同法置入导管,包扎固定。

术中要点

❶ 误穿入动脉可导致血肿,一旦误穿,应拔出针头,压迫10~15分钟。

❷ 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❸ 左侧颈内静脉穿刺易误伤胸导管、胸膜顶,一般多选用右侧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易引起气胸,尽可能选择颈内静脉穿刺。

❹ 穿刺成功后要及时回抽导管内空气,盐水冲管,防止堵管。

术后处理

❶ 管理好输液管道,防止脱出。

❷ 每天换药,防止感染,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超过7~10天。

图1-2-10

图1-2-11

图1-2-12a

图1-2-12b bXulLTp1qHEUgQf4/LDNgGq8Fj/esPvkhXh+/iHTprNmQoWNmn21jGQyMKOoMCP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